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专刊 > 专刊16

专刊16

2016年01月11日 10:49:21 访问量:1285

教研专刊16

目录

 

新泰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新泰市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的通知 …………………………………………………1

新泰二中2013年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1

新泰二中2013年教师全员培训规章制度…………………………………6

新泰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7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0

特别报道——为了教师的尊严与荣光 ………………………………………15

教育部年内为师德划“红线” 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25

人民教育系列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26

人民教育系列: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理性追问——从哲学视角角审视职业“相遇”命题…………………………………………………… 33

人民教育系列:“以学定教’’课堂中教师介入策略………………41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解读…………………………48

 

治校方略

教育教学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本,依法办学是治校之本。

 

 

 

 

新泰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新泰市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教发〔2013〕43号

 

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市直各学校: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实施方案和山东省2013年幼儿园教师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师字〔2013〕7号)和《泰安市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泰教办发〔2013〕2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新泰市2013年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新泰市教育局

2013年4月20日 

 

新泰二中2013年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总体规划,新泰二中2013年暑期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全体教师分别围绕Intel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教育技术能力、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主题,在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对话交流,组织教师完成不少于36学时的全员远程研修,提高我校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研修项目

Intel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全员远程研修

研修对象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15个学科的专任教师。研修内容以“基于项目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围绕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21 世纪课堂学习的特点、评价策略、评价方法、评价实施等内容开展研修。

三、研修时间安排

远程研修集中研修6天(8月19日—24日),每天1个专题,共36学时。

四、研修模式

(一)研修组织

新泰二中2013年教师远程研修采取“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在以市学科指导教师组的指导下开展远程研修。

为确保研修指导活动顺畅、有序进行,指导教师与其所负责的研修组一一对应,与研修组长建立明确、稳定、双向顺畅的沟通联系和指导机制。

(二)教学形式

1、学员登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参加过远程研修的教师可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参训学员、研修组长和指导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并及时修改密码。

2、学员学习。全员全天在校参加研修,参训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视频课程和网上课程资源;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阅读课程简报,发表随笔感言;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进行学习反思,学以致用。

3、学习指导。远程研修期间,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和课程专家负责参训学员的学习辅导、引领和管理等工作。

研修组长阅读点评本组学员全部作业,审核确认本组学员作业均为原创;参与学科指导小组活动,组织本组学员参加在线研讨和线下各项活动;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学习简报。

远程集中研修结束后一年内,所有参训人员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参与教学研讨,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组织形式

1、学校组织暑期集体学习。

2、集中学习时间:

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

3、学习内容:

(一)教育政策法规、理论(8月19日)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2、人民教育特别报道——为了教师的尊严与荣光

3、教育部年内为师德划“红线” 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

4、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人民教育

5、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理性追问人民教育

6、 “以学定教’’课堂中教师介入策略人民教育

7、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解读人民教育

(二)远程教育培训(8月19日-24上午

(三)集体备课、个人备课(819日-24下午

1、各年级各科2013至2014学年度第学期的学期电子备课 (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学案等) ;

2、各年级各科前两个单元的单元备课;

3、新学期开学后第一周的全部课时备课(电子备课)。

4、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学校领导明确分工,督导各学科学习。

六、研修保障

(一)组织管理

1、学校组织成立2013年教师全员培训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及4个职能组,统一组织、协调本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保障远程研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名单见附件1。

2、学校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制定新泰二中2013年教师全员培训规章制度,加强学校研修工作的管理,做好学校网络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见附件2。

3、校长是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

4、研修组长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本研修组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组织好本研修组教师面对面的研讨,保证每一位参训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5、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参与培训的教师人手一本工作日志,切实记录研修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设法解决。

6、暑期集中研修后,学校继续开展常态化校本研修,开展与各学段集中远程研修主题相关的深度校本教研活动,制定校本研修计划,检查督促学习进程,保证校本研修落到实处。

(二)考核评价

1、研修期间凡是被推荐为课程资源的作业,市教育局师资培训科颁发荣誉证书。

2、研修工作结束后,学校将组织专项评估,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评估结果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将研修成绩与教师教育工作年度考核、评优树先等工作挂钩。

七、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刘宝林

副组长:冯德文  赵业林  段有刚  常  洲  宁廷伟

成  员:杨  涛  翟  永  陈  曦  金衍保  赵  奎

项目办公室:

主  任:常  洲

副主任:杨  涛  赵  奎

成  员:翟  永  陈  曦  金衍保

电  话:****             

研修督导组:

赵业林  宁廷伟  郑金顺  董  明

电  话:133****6066

指导教师管理组:

段有刚  杨  涛  翟  永  陈  曦  金衍保

电  话:133****5156

新闻报道组:

冯德文  薛宝磊  赵  奎   王振红   陈洪强

电  话:139****3438

技术组:

翟  永  王庆鹏  类延群   吴  勇

电 话:133****6708

新泰二中2013年教师全员培训规章制度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总体规划,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的积极性,积极投入到全员培训的学习中去,新泰二中2013年暑期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全体教师分别围绕Intel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教育技术能力、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主题,在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对话交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省组织的全员远程研修,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制定新泰二中2013年教师全员培训规章制度。

1、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泰二中2013年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提高对全员培训工作的认识。

2、凡参加全员培训的教师参训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视频课程和网上课程资源,做好记录,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凡参加全员培训的教师必须按时到校,不得旷课、迟到、早退。上课期间须关闭手机,不得随便出入教室。

4、参加培训的教师有事必须请假,请假按新泰二中有关规定执行。

5、学校将不定期抽查各培训班出勤情况,作好记录,作为考察教师学习情况的基本资料。

6、凡参加全员培训的教师必须认真听课,作好笔记,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及互动答疑。

 

新泰二中

20138

新泰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我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资格注册有效期为5年,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完成不少于国家规定的360个培训学时,其中包含每年远程研修的36学时),特制订新泰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办法。

一、管理对象

新泰市第二中学全体教职工

二、管理方式

新泰市第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行学时制管理方式,即以学时为计量单位,实践类活动可折算一定量的学时,以实名制和累计的方式进行登记。

三、管理权限

学时登记实施在学校领导下,由教科室实行具体管理。

四、学时设置

根据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新泰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五年完成培训不少于360学时(其中包含每年远程研修的36学时),且必须参加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集体会议培训(每次参会计1学时,学校全体会考勤由校务办提供,年级会考勤由各年级提供)。

五、学时登记

1、新泰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各类学时管理统一纳入“省教师远程研修培训管理平台”之中。

2、学时登记分四类:

校本培训              教科室登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完成情况,并报学校领导审核通过后,每次记5学时录入“省教师远程研修培训管理平台”。

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培训              教科室每学期定时根据市远程研修项目办给定的教师远程研修学时办理学时登记并录入“省教师远程研修培训管理平台”。

指定性培训              由教育行政部门选派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并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每次记5学时并录入“省教师远程研修培训管理平台”。

其它各类教育教学教研培训              如“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讲课比赛、校内听课活动、送课”等。本类活动,五年周期内累计折算合计不超过100学时。其中:

① 教师参加县、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最高不超过20学时,个人出具培训证明。

② 教师参加县、市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最高不超过10学时,由教科室根据我校开具的派出单登记学时。

③ 教师主持县、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公开发表论著、获县级以上优秀论文奖,最高不超过20学时。

④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县、市级及以上的各类讲课比赛或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最高不超过20学时;

⑤ 教师参加县、市级及以上组织的各种送教活动、受邀在县、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项目中开设专题讲座、担任教师培训实践指导教师,最高不超过10学时。

⑥ 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听评课活动最高不超过20学时。

3、学时登记以自然年度为计算单位,在每年6月份和12月份进行登记。

4、学校安排教科室及时登记教师的各类学时,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长久保存,学校加强指导、检查和落实,并按要求做好学校教师培训的综合统计。

六、附则

(一)凡我校持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在职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本办法自201371日开始实施。

 

附件1

新泰二中教师其它各类教育教学教研培训学时折算标准

类别

细  则

备注

骨干教师培训

参加县、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每半天计3学时,凭举办单位通知进行学时证明登记。

5年累计不超过

20学时

教研活动

教师参加县、市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由教科室根据学校开具的派出单登记每次2学时

5年累计不超过

10学时

课题研究

参加课题研究,县、市、省、国家级课题,结题后分别折算为581015

5年累计不超过

20学时

获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县、市、省、国家级优秀论文,每篇分别计1358时。

公开发表论著计5

各类讲课比赛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讲课比赛或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分校、县、市、省级别分别每次计入35810学时。

5年累计不超过

20学时

校内听课

根据学校常规检查情况,对教师听课进行学时登记,完成学校听课规定节数的教师计4学时。

5年累计不超过

20学时

送教送培活动

参加县、市级及以上组织的各种送教活动,每次计5学时。

凭举办单位证明登记,5年累计不超出10学时。

 

 

 

 

受邀在县、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项目中开设专题讲座,每次计3学时。

受邀在县、市级及以上教师培训项目中担任教师培训实践指导教师,每指导1人计1学时。

附件2

新泰二中教师培训学时、学分认定专家委员会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我校制定的《新泰二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办法》,成立新泰二中教师培训学时、学分认定专家委员会。

教科室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学时、学分认定于每年1010日前上传省远程研修组有关我校教师的培训学时、学分。

组  长:刘宝林

副组长:冯德文              赵业林                            段友刚                            常  洲                            宁廷伟

成  员:薛宝磊              杨  涛                            郑金顺                            翟  永                            陈  曦

金衍宝              赵  奎

新泰二中

2013-6-20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教师[2005]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4.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5.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6.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7.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坚决反对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8.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9.强化师德教育。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都要适应新的要求,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环节。要把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10.加强师德宣传。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在三年一次全国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中,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师德典型重点宣传和优秀教师报告团活动,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举办师德论坛,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

  11.严格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12.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因校制宜,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13.要将教师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教育部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等教师行业组织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5.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高校要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开展一次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在此基础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二○○五年一月十三日

                                                                                                                                 教育部

 

特别报道

为了教师的尊严与荣光

4月20日后,芦山大地震中的几段视频在网上疯传。据说,其中一段视频的点击率超过了300万次。

视频的主角是三位普通的、默默无闻的教师,时间也不长,只有一分多钟:安静的教室突然晃动,教师镇定地指挥学生撤离后,最后跑出教室。真实的场景迅速吸引了网友的关注。他们由衷赞叹:“危险面前,无需选择。瞬间的举动,源于内在的品质!”“老师沉着冷静,走在最后,有一种高贵气质。向老师致敬!”

他们赠送给三位教师一个称号——“最美地震教师”

“我的脸一下子白了,站在评价台旁边,对着学生大喊”快跑,快跑”。我是不不敢动,是不能动。我一动,一跑,学生不是更害怕了吗?”我不停的挥手,挥手。。。。催促学生按照平时应急演练的跑线跑出去。”

38岁的高玉华,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一中的英语老师。420早晨,她正在为学生补上因参加市运动会而落下的课。

地震,毫无预警地袭来。转瞬之间,剧烈的摇晃开始了,先是窗帘,然后是灯管、风扇,紧接着,课桌跟随剧烈的晃动开始起伏,书本掉落一地。

门窗发出瘆人的抖动声,学生们连站立都很困难。教室里一片尖叫、惊呼声。

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看到平时坚固的教学楼,此时就像狂风中的落叶一样左右摇摆,不由的目瞪口呆。

“我当时想,自己今天肯定完了。我表面上若无其事,却手足冰凉,心里的绝望和恐惧到了极致。”高玉华回忆说。

学生没有撤离完,高玉华一动不动,双脚死死的钉在讲台上。学生赵建文经过她身旁,拼命用手拉她。高玉华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使劲一推,“你们快走,快走。”她的声音出奇地大,洪亮,还有一丝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

突然,后排的一位学生跑了两步,又停下来,望着窗外。察觉到异样的高玉华拼命的朝他挥手,大声呼喊:“我还在这,不会有事的,你快跑出去!”学生回过神来,迅速跑出教室。“还好我在教室里,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他想从窗户跳下去。”

84秒。

高玉华班上的75人全部安全撤离!

在高玉华班级的对面,是陈萍老师的班级。视频上,这个教室晃动的更加厉害。第一时间,陈萍挪开讲台前的板凳。她弓下身子,一手扶住讲台,;另一只手支撑在旁边的课桌上,身体尽量朝前倾。

几秒后,教室里还剩下十几名学生。一阵剧烈的晃动袭来,课桌大幅度前后摇摆,书本噼里啪啦往下掉,学生们站立不稳。“快,躲到桌子下面!”情急之下,陈萍高声呼喊。

她依然站在那里,迅速的扫视着,有没有学生不听命令?有没有学生经慌乱窜?

“那一刻,我好像变成了聋子,书本掉落的声音,门窗敲击的声音统统消失了,我只看到了眼前的学生,心里也只剩下眼前的学生。”

陈萍背后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湿透,神经绷紧得像一支满弓待发的箭。等到晃动稍缓,她的口令飞快发出:“快跑!”

又是几十名学生安全了!

郭邵祥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教师。出来后,看到二、三楼的学生从楼梯口往下跑,他又站在底楼指挥,组织学生疏散,害怕“一旦发生踩踏,结果不堪设想”。随着人流,高玉华深一脚浅一脚的朝操场跑去,心里不停的对自己说:学生安全了,安全了,我终于完成任务了!操场上,早已等着那里的学生涌上来,把她围住。一些胆小的女生靠在她肩头,放声大哭。男生们伸出大拇指:“老师,你实在是太勇敢了。”

高玉华回应道:“换了你们是教师,你们也会这样做。”她的声音,已经沙哑。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的学生出事了,至少还有我陪着他们去天堂

425,震后第五天,四川省副省长黄颜容在名山一中的操场上教导了高玉华。

15高的个子,比许多学生还要矮上积分。一头及肩的长发,有些苍白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这位柔弱内敛的女教师,黄颜容无法想象,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她爆发出了多大的勇气,才能支撑自己坚定不移的留在三尺讲台。

黄颜容伸出双手,轻轻地揽住高玉华。“没事了,没事了”,她拍打着高玉华的后背。

高玉华轻轻一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从地震到现在,她第一次哭了出来。

危难时刻,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难,太难了。

高玉华曾经教过的 学生,看了视频后在网上留言:“一直觉着老师是个胆小的人,没想到她在关键时刻如此镇定。”学生还记得,过去名山一中的校园外有两座坟,一到晚上,老师就吓得不敢从哪里经过。为此,学生们还笑过高玉华好几次。

陈萍也不是个胆小的人。一次,一只蜜蜂飞到教室里,她吓得请学生把蜜蜂赶走了,才能安心上课。

-----地震来了,你们害怕吗?

-----

-----那为何不抓紧撤离,还坚守在教室里?

-----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啊!

   他们异口同声。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萍也正在给学生上课。当时,她恰好站在教室的最后面。眼见着头顶的风扇和电灯开始乱甩,墙体咔咔作响,墙面被撕裂,冒出一条条裂纹。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地震的陈萍,心里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恐惧。

“但我知道,如果我慌张的话,学生就会更加慌张的。教师是教室里唯一的成年人,我是他们的主心骨。”站立不稳的陈萍没有抢着跑出来,而是一直指挥学生往外跑。直到看见最后一个学生跑出教室,陈萍才冲了出去。

下了教学楼,看见所有学生安然无恙,陈萍双腿一软,蹲到地上,再也站不起来。

-----难道你没有想到自己吗?

-----怎么没有?

陈萍停顿了一下,右手不由自主地握成拳头。她直视着我们,“地震最激烈的时候,还有三个学生没有跑出来、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的学生出了事,至少还有我陪着他们去天堂。”

“我绝不会把学生落下,留在最危险的地方。”

“人总归会死的,为何不死的光荣些?尊严一点?”她说的毫不犹豫。

面对同样的问题,高玉华的回答十分坦然。她说:“如果我先走了,现在哪里还有脸面站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呢?”

“尊严”,本来指的是人,如今,却被这群教师用来捍卫自身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没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怎能想象出性命攸关的时刻,是尊严让一群教师坚守自己的岗位i

尊严,日常时举重若轻;灾难时,力重千钧。

老师们理解,尊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西欧那个行动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当记者们蜂拥而至时,他们说,我们只是做了一件正常的、履行自己职责的事,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他们说,就像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战场,就像记者顶着狂风暴雨也要到一线报道一样,教师不管何时,教师不管何时,都要把学生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排在第一位的责任!”

正是这种深深地责任感,让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刻,战胜了逃避的本能,留在了教室里面。

“没有这种责任感,哪怕教学水平再高,知识水平再高,那他的教师身份也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陈萍说,没有担当,也就没有了教师的荣光。

雅安雨城区二中的年轻教师罗欢,工作还不满两年。教室晃动时,她紧紧抓住讲台,不断告诉自己:“我是教师,我应该最后一个离开。”

汶川地震时,罗欢还是雅安田家炳中学的高三学生。那天。她的班主任,54岁的刘雁老师。一直坚持到最后才离开。刘雁老师的镇定、无畏,过了这么多年仍然深深地铭刻在她的脑海中。“这次地震,我马上想到了刘雁老师怎么做的,那是一个教师该有的样子!”
   在田家炳中学,我们见到了即将退休的刘雁老师。谈起地震中教师的职责,满头华发的老教师,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大声的说:“我爱荣誉胜过生命!”

“我宁愿死,也不能扔下学生自己逃跑了!”

这位老教师甚至有些怀疑媒体报道过的“范跑跑事件的真实性,”是不是杜撰出来的?哪个会有这样的老师?“

她指了指自己的脸,“人是有连绵的啊,你咋个能这样做?相当于把自己的小孩子甩在家里,自己去逃命,哪个母亲能这样子?“

不论平常时刻,还是大灾大难面前,都不要忘记了学生的双眼在盯着你。

“这段时间,我都不喜欢到街上去。”近来,高玉华有些苦恼。

大街小巷,总有些人惊喜地招呼她:“您不是视频上的那位老师吗?”教了十多年的书,她没有想到自己以这种方式“火’l了一把。

前不久,高玉华在街上遇到一位学生和他的妈妈。学生妈妈说:“老师,我们家孩子见到你,他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拥抱你。”还没有反应过来,身高18 的男孩子,一下子就抱住了比他矮30公分的高玉华。

高玉华连忙说,别叫我的名字,不然,看的人更多了。

震后第一节课,高玉华刚走进教室,-----”学生的掌声就想起来了。“淡定,淡定。”高玉华伸出双手,做出往下压的姿势。学生们笑了,掌声更响亮:“老师,别装了!我们知道你特别开学呢,特别受用。”

说起这些故事,笑意就从高玉华的大眼睛里倾斜出来:“我感觉特别温暖,这是作为教师能得到的最大的回报。”

“当老师,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追求。也许从一般的对成功的定义来说,我没钱,房子也紧够住的,算不上一个成功的人。但只要是学生的一声问候,一条短信,就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地震后,高玉华与同为骄傲是的爱人约定,比比看,水接到学生的短信多。他们的小约定,在不是教师的人看来,真够迂腐的。但老师们就会很理解,教师这一职责的回报多是精神性的,而他传递的,也更多是精神的影响与慰藉。

在陈萍的班上,学生们管她叫阿镶(四川省对女性长辈的亲密称呼),陈萍则称呼自己的学生是“乖娃娃”。她说,自己喜欢这个称呼,说明学生把我看成自己人,师生之间就应该是这种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关系啊。

尽管做班主任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陈萍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带班理论:“每个学生都有值得珍惜的宝贝,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他们。”

上学期,一名女生从校外转入陈萍的班级。早恋,旷课,上课睡觉,许多老师都觉着他无药可救。一天,这个学生旷课。陈萍在学校里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晚上8点,女生回校,见到守在学校里的陈萍,又哭又闹:“你好烦!你好讨厌!”陈萍没发火,拉着女生的手坐下,“这么晚你还不会学校,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陈萍笑着说,我看你根本不用心学习,如果你认真学的话,肯定不会是这样的成绩。她还说,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子,特别适合考艺术类大学,“为什么不努力拼搏一下呢?”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结束后,陈萍亲自把她送回家。

过了不久,女生和父母发生了冲突。他跺着脚,冲着父母说,还是我们的老师最关心我!短短一个学期,她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家长特地打电话给陈萍,向她道歉:“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

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学生做到的,陈萍一定做到。有时学生打扫卫生不认真,她不批评,只是自己拿起扫帚,仔细清理卫生死角。学生不好意思了,纷纷抢扫帚;我来,我来,老师你歇息会。

陈萍的视频刚挂上网那会儿,有网友看了,评价说这个老师怎么腿都吓软了,站不住了,只好扶住讲台了。陈萍的学生为老师鸣不平,说:“这是老师在给我们让出逃生的位置,她平时就是这样一个人呢!”

“教授是职业特别累人,为什么?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不论平常时刻,还是大灾大难面前,都不要忘记学生的双眼在盯着你。”

汶川地震后,刘雁的学生毕业了。一位学生给她写了一封信,信里说:

“以前我不喜欢老师。从小学到初中,我常常捉弄老师,甚至把垃圾丢在他们的杯子里,看到他们喝下去,我就很高兴,哈哈大笑。但是,你的地震中的表现,你平时的点点滴滴,让我看到了教师的伟大和无私奉献,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份职业。”

芦山地震后,高玉华的学生对她说,老师,你的表现让我觉着教师太伟大了,将来我想当一名教师。

高玉华说,这句话让自己更加透彻的地理解了教师职业特殊性。“以身立教”,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期的话题。

我所做的只是在学生心间撒下善与美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采访三位教师,他们说的最多的是:“所有教师都会这样做的。”

英雄的出现从来都不是偶然的。

汶川大地震时,高玉华特别关注教师的事迹。看到谭千秋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牺牲在教室里,高玉华泪流满面,“那种情况下,他能够那样做实在了不起!”她问自己,如果换成自己,能不能做到?

她的回答是,能!“尽管我的身躯没有老师那么高大,尽管我只是一名女性,但老师用他的事迹告诉我,该如何在危难时做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十多年前,陈萍还是一个初中生。上课时,地震发生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向教室外跑去。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镇定自若,大声说:“有我在,你们不要紧张,不要推挤。”当陈萍和同学们跑到操场后,才看见数学老师最后一个从教学楼里撤出来。

“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数学老师的形象。他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从选择当老师,再到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陈萍说,自己从数学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无形的精神。也许是世界上最永恒的东西。

毕业多年,罗欢仍然记得老师刘雁在经历汶川地震后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英雄,也没有英雄任务你们高尚,但我崇拜和欣赏这种境界,也希望你们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悲天悯人之心的人。”

在这里教了一辈子书,育了一辈子人的老教师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人准则,比分数重要的多。

学校发放助学金,别的班级争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家长到学校大吵大闹的。可刘雁老师的班上,从来不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刘雁得知一位学生把自己的助学金让给了更困难的同学。课堂上,她走到学生身边,向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我向你表示最深的谢意,我真正的敬重你!”

还有一位学生,家里非常贫困,几乎不能保证一日三餐。一天,他在食堂里捡到一张饭票,20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算是一大笔钱。但学生毫不犹豫,立即交给了后勤处老师。老师感叹说,这肯定是刘雁老师的学生。一问,果然如此。

“我的学生有的已经40多了,还有的2012年毕业,但他们反馈回来的做人做事,都让我感到特别骄傲。”

有人问,现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这么多,你怎么能够肯定你的学生、不变样?

刘雁说,我相信教育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时,教室里最后只剩下了刘雁、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三人。两个学生不愿意落下刘雁。刘雁使劲往外推他们:“不行,不行,你们先走。”谁知道。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紧紧地拉着她,说:“老师,死也要和你在一起!”班长在她左侧,书记在她右侧,三双手紧紧地挽着,一道冲出颤抖的教学楼。

“我传递给他们的正能量。此时反馈到我的身上。这是让我最感欣慰和自豪的事情。”一说起学生,刘雁的眼里就闪烁着亮光。

而这股正能量,直到今天还没有消散。我们在雅安雨城区四小采访,校长告诉我们,一个刚刚分配来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地震当天就骑着自行车,深入震中,去做志愿者。

我们找到这位老师,他,我是刘雁老师的学生啊,她告诉我该怎么做。

一时间,我们热泪盈眶。

刘雁老师的话,久久回荡在我们脑海:“我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如同沧海一栗。我所做的,只是学生心间播散下善与美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教育部年内为师德划“红线” 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3-06-15 07:55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灵)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昨天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

  教育部将出规定给师德划“红线”

  昨天(614),在北京2013年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被曝光师德沦丧的教师都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全国现有教师1442万,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对于严重违背师德的行为,教育部坚决反对,并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依法严惩,将这些人清理出教师队伍。

  许涛表示,今年,教育部将在大力宏扬教师高尚情操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师德长效机制,出台相关文件,划出师德“红线”。据透露,该文件将对教师违反师德规定的行为提出明确界定,建立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教师如有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违反教育规律增加课业负担等行为,都将依照文件规定受到处罚。而性侵女童是违法行为,已不能简单定性为有违师德。许涛表示,通过此举“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

  北京正酝酿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

  目前,教育部已在浙江、湖北等省市试点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注册制度。教师需参加职业考试,持《教师资格证》上岗;并且每隔5年进行一次认证和注册,从师德、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和质量等方面综合考核,其中对师德实行一票否决制。

  昨天,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透露,从今年起,本市将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教育督导范围。目前,北京已开始研究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注册制度,计划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和《北京市新入职教师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制度,逐步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同时,实行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建立统一的职务(职称)系列,完善聘用合同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教师职务评聘结合。

  北京教师师德满意度高

  记者了解到,学生、家长对北京师资队伍的满意度在最近4年内大幅提高。

  综合分析4年来入户调查结果,本市学生和家长对师资队伍的总体满意度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77分提高到2012年的84.8分。最近4年,学生、家长满意度最高的一项是“教师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而对于“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满意度一直处于七十几分的低位。

  线联平表示,本市将首次引入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评议,计划年内制定出教师队伍督导的指标体系,引导教师重视品德教育。建立健全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长效机制,探索不同类别学校的薪酬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教授              傅书华

当今中国青少年精神成长存在着缺失。他们的生理、知识甚至心理的成长都已得到社会及家长的普遍重视,唯独精神成长至今未能引起关注。你看,即使是普通民众家庭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能够满足他生命发育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需求,至于家境较好家庭的孩子,物质营养过剩而身体偏于肥胖的不在少数。大略说来,基于营养的健全,这一代未成年人较之他们的父母,其身体发育普遍提前、普遍超标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到知识成长,只要看看这一代未成年人那沉甸甸的书包,看看他们双休日频频出入于各种补习班的身影,听听那“现在最辛苦的就是中小学生了”的无奈感叹,你大略可以知晓,现在对未成年人在知识灌输上是如何地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了。至于未成年人一代的心理成长,伴随着一些心理问题的频频发作,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总算是被大家认识到了,虽然那补救的措施仍然不够得力,但总算在媒体上时时出镜,在家长的口头上也时时被提及了;那心理咨询室,虽然不少是徒有虚名,但也总算是在一些学校挂了个牌子。

    然时至今日,我们还很少听到关于这一代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话题。精神成长,在许多人心目中,也许还是个玄虚的话题,还是一个模糊的甚至是不知所以然的话题,而究其实,精神成长已然成为当今一代未成年人的时代性危机:生理上的提前成人,使他们精力充沛却不知将精力用于何处,甚至如纽曼所说:“如果他们话多,必乱说无疑。”知识上的一味灌输,使他们在这样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日益将知识作为换取世俗功利的手段,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不择手段,如职场上的弱肉强食,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都是这方面的显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使他们在自我与外部失衡的情况下,可以作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但却离心智的成长相去甚远。

    明乎此,我们才会明白,精神的成长,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对人生命自由实现的自觉意识的形成。

    精神成长不是凭空地进行,需要汲取各种精神资源,但这些精神资源,不是那种换取世俗功名的“实用知识”,而是着意于“自由人”得以成长、形成的“自由知识”。概而言之,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西方文化,都应充满兴味地去有所涉猎,都是新一代未成年人基于自身精神成长价值生成点的需要。当下的未成年人教育,对此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应有的了解。网络的平面化、共时化,正在消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对一代未成年人精神的深度滋养。我们常常看到,当今的一代未成年人,在时尚的潮流中,话语滔滔,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一旦进入人类精神的深处,便会眼神茫然、顿然失语。我们也看到,文化贩子、学术掮客大行其道,真正的学术研究者却又深居象牙塔内自得其乐。因此,未成年人精神成长过程中急需的、健康的精神营养品,在文化市场中难觅其踪。

    这种危机,与哲社人文研究界重研究、轻应用的时弊密切相关。哲社人文研究队伍人数众多,成果累累,研究的深入程度、进度,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但这些成果又有多少转化为对公众精神需求的满足呢?当今哲社人文界的许多评价体系,套用自然科技界的办法,弊端多多,是这个时代自然科技吞噬哲社人文的显著标志。科技研究界市场意识较强,特别注重将其成果、发明、专利转化为市场效益。相比之下,哲社人文研究界却缺乏这种市场意识。一篇文章、一本专著,刊发、出版即为完结。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精神的构建,则不再过问。科技界常常是将“研发”与“营销”作为两个互有关联的部门予以衔接,哲社人文界却无此意识、鲜有此说,更无实际的运行与操作。这种重研究轻应用,还表现在哲社人文界生产力分配的不平衡上,现在全国哲社人文类的学术、文化期刊数量众多,刊发的文章难计其数。然而这些文章中,有许多是没有创见性的低水平的重复拼贴之作。许多研究者宁肯耗尽自己的有限精力写几篇上述类型的文字,而不肯把精力用于对新的学界成果做普及转化的工作。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学术垃圾、文字垃圾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精神成长危机面前,适合他们的精神读物却少之又少。

    令人沮丧的还远远不止于此。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提供给未成年人的精神读物中,文字模式化、格式化、干瘪无味的也不在少数。人的精神世界原本是鲜活而充满生机的,满足人的精神成长需求的文字也应如此。但打开各种标榜有文化内涵、精神内涵的书刊,却又时时看到两类不堪卒读的文字:一类是没有精神深度的、平庸不堪的时尚文字,一类是貌似深刻的“经院化”的八股文字。之所以如此,我想,也是因为当今社会精神世界的萎缩、干瘪、枯瘦所致吧。用这样的文字,又怎么能够在一代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的需求中,给他们以新鲜、充盈的精神滋养呢?

    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危机,与教育的日益程式化、技术化、模式化的时弊也密切相关。我们生活在一个整齐划一、批量生产的工业时代,一个科学技术至上的时代。冰冷、坚硬的钢铁制品,早已代替了鲜活、温软的血肉之躯,无形而无所不至的网络,早已代替了有形的有切肤之感的生命。偶在的个体生命离场,复制的赝品赫然于舞台的中央。鲜活的个体生命正在离去,面目相同的“社会符号”成批出现。功利成为心脏搏动的动力,计算成为大脑的唯一功能。甚至喜怒哀乐也可以设计,甚至悲欢离合也可以制作,就连以活生生的人为直接对象的文学、教育的发展也时时为工程术语所概括。在这种概括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了科技对人文的吞噬。受此影响,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甚高,但也并不尽如人意。你只要翻翻中学生的书包,就知道那沉甸甸的、背也背不动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是课本,除了应试资料还是应试资料。从一早睁开眼到夜晚终于可以闭眼入眠的分分秒秒,学生的时间几乎全在应试性的讲课与训练中度过。在这样逼仄的人生时空中,你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下一代的精神成长能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呢?中学教师中多有才智杰出者,但这些杰出者,正在被引导、被鼓励与“应试教育”的能工巧匠画等号,并在继续向着“教书匠”的目标迈进。在“匠人化”的流水线上,学生日益成为批量生产出的精密的“零部件”,差异只在于这些“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却日益远离生命筋骨的强健、血肉的丰满。在如此的教育时弊中,你又怎么能指望一代未成年人日益“机器人化”的躯体中,有着灵魂的飞扬呢?

    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危机,与当下中国社会“人的迷失”的时弊不无关系。“人的迷失”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与未成年人精神成长危机相关的“人的迷失”,突出地表现在整个社会及未成年人家长的“成才观”、“幸福观”的迷狂,使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进入了“成才”竞争的起跑线。这“成才”的含义,就是北大、清华、哈佛……然后是官员、老板、高级白领,等等。而“成才”的程度,也就等同于“幸福”的程度。于是,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就这样被“定向”、“定点”地“扭曲”、“疯长”。人的生命是个体性的,这个体性的生命,又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又是一次性不能重复的。人的生命的个体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关联却不能等同。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可以有大小,但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却是没有高低之别的。一个老板与一个员工作为一个人,他们是平等的,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可以有大小,但人的个体生命的幸福程度却是不能与之画等号的。适合从事个体性艺术创造的人,在“规矩”严格的官员生活中,未必有个体自由的幸福可言;适合过小人物“平庸”生活的人,在“社会高端”也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马克思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精神是这样,人的生命形态也是这样。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苍白、单一,与当今社会把人的生命形态单一化、苍白化的时弊有着深层的有机关联。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时时萦绕于心的切肤的危机感,我的心中时时萌生着这样的神往:神往于20世纪30年代开明书店出版的由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以及由朱自清等著名学者编写的一系列的青少年读物;神往于朱光潜所写的《谈美——给青少年的13封信》;神往于20世纪60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神往于大学者以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用大手笔为青少年读者撰写小文章;神往于那种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哲社人文类文章;神往于能通过这样的读物还一代未成年人以生命、精神成长的自由、广阔、鲜活、灵动,并以此改变前述哲社人文界、教育界、社会“人的迷失”的三种时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功不唐捐,时不我待。我觉得,编写、出版这样的读物是当务之急,还应具备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从青少年精神成长需求出发编撰读本。譬如,什么是真善美,如何认识自我,外部世界与人的关系的各种形态,人与人关系的各种形态,社会的基本构成形态,历史是如何行进、演化的,人的需求层次及人对此的认知过程,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是什么,个人与各种集体形态的关系是什么,中西方文化的最基本差别在哪里,在如此等等的这些方面,一代人所遇到的独特的价值困惑是什么?在这些方面,其新的时代特征又是什么?譬如“爱国”。当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时,当今天西方文化仍然是强势文化且对中国当今未成年人产生了强大影响之时,当今天中国新的经济形态产生了新的观念形态之时,当面临着“地球村”时代之时,当今未成年人的爱国观念及其应该形成的爱国观念,就与传统的以及近现代半殖民地形态下的中国人所具有的爱国观念有了不同。不是从预定的观念形态、观念体系出发去先验地设定一代人精神成长中的问题与需求,也不是沿袭过去时代在精神成长中的问题,而是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从实际出发,切实地贴近当下一代人精神成长中的问题,吻合其精神成长中的需求,才能让读本摆脱灌输、说教的窠臼,受到他们自觉欢迎。

    第二,用价值论取代知识论。如前所述,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的滋养,但对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读物来说,对这三种文化形态的评介,却不是以知识论为本位而是以价值论为本位的,否则非但不能成为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读物,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何谓以价值论为本位呢?就是以未成年人作为个体生命其精神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应具备的素养为价值本位,来相应地选取某一领域中相关的部分给以评介。譬如,无论是对哪一种文化类型、形态的评介,如对中国文学、西方美术建筑的评介,就绝对不能理解为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写成这一领域的历史“教材”的“缩写本”,而是从该领域中,提取出与当今一代未成年人精神成长中的问题、需求相关联的特征、形态,用历史的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其评介给青少年读者。

    第三,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度精神滋养。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不应局限于用现时的、既定的价值形态作平面的精神滋养,只有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才能对现实作出更准确的评判。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中所积累下来的个体生命精神成长中的精神成果,作为当今中国未成年人精神成长中的精神资源。这三种文化谱系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在文学、语言学、哲学与宗教、教育、艺术、伦理、美学、科技、经济、体育、军事、新闻与传播、人文地理、民俗、历史、性别等领域中具体显现的。对这些领域在上述三个文化谱系作分门别类的评介,都是未成年人精神成长读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其中精神成长价值资源的汲取,应该在我前述基础上进行。譬如,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今天的境遇;西方文化中关于人对自身的认知、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在当今中国的共时性呈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会时所遭遇的裂变及其所产生的新质,等等。

    第四,鲜活、生动的文风。鲜活、生动的文风,有助于增强未成年人精神成长读物的可读性,有助于读物思想、精神的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文风,是鲜活、生动的生命形态的外化形式,作为读者的未成年人,可以借此以强化自己生命形态的鲜活、生动及对此的自觉意识,借此以对抗社会模式化、制作化、人工化对自己个体生命精神成长的消损。

    具备这样几个特征的读物,不仅有助于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甚至对现行的教育观、教学观,对于教材编写、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让我们对此充满期待,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救救孩子”!

(责任编辑任国平)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理性追问

———从哲学视角角审视职业“相遇”命题

杨海波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是创造力和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师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追求,是教师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内涵式发展。

生命是一次旅行,“与谁相遇”是如此的重要。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在教育哲学视角下审视“相遇”命题,不难发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之路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相遇”,那就是与职业的相遇、与学生的相遇、与自我的相遇。也许,我们在漫漫一生之中都在期待与以上三者的“美丽相遇”。

现状:“不遇”·“偶遇”·“陌生”

当下,以自主自觉的状态行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教师,为数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与职业“不遇”:教育信仰缺失。

在一些教师心目中,职业是个“饭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拿一份工资,辛辛苦苦工作,业余时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为了生存而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揭示了教师教育信念缺失,教育信仰出现危机。

教师教育信仰产生危机,一是因功利主义价值观泛滥,使部分教师以金钱、物质作为自己的信仰;二是在当前教育评价体制下,教师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忽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所谓的“教育教学成绩”(通常表现为量化的分数)成为教师追求的日标;三是教师工作紧张,任务繁重,身心俱疲,没有闲暇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被世俗琐事包围,业余爱好贫乏,甚至于有些教师的精神世界近乎苍白。

教师失去了教育信仰,导致其在精神意义上与职业的“不遇”,并直接导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捕捉不到思想的火花,听不见精神探索的惊雷,见不到人性的伟岸,感受不到教师人格的魅力。

2.与学生“偶遇”:教学智慧缺席。

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阻碍了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让教师失去了宁静的内心世界,在浮躁与忙碌中,有的当起了教参中标准答案的“搬运工”,有的当起了有偿家教的“钟点工”,他们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师生关系朝着异化、淡化的方向发展。

因为教育智慧的缺席,教师与学生必将只是一种“偶遇”,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与心灵启迪,更不要提在学生的一生中有什么精神引领的地位和深远影响了。

3.对自己“陌生”:自我定位迷茫。

教师需要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可是不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找不到自主专业发展的“路线图”,对专业发展的前景和成果没有预期或觉得前景迷茫,看不到前进的目标,失去了努力的方向,自己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此,怎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学习的内驱力和原动力呢?

回应:安顿·直面·发现

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回应:

一、与职业的相遇:安顿“自由的灵魂”。

一位学者曾说,教师有三种不同的境界:职业一事业一志业。三种境界代表了教师对自身职业境界的理解与超越。志业是最高境界,意味着他在职业中寻找到了认同感,找到了激情和信心;怀着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书写教育人生的生命轨迹,最终达到个体精神世界的升华,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有了这样境界的教师,会把职业当作安顿自己灵魂的所在,在职业生涯中找寻迈向自由王国的理想境界。

有人把职业当作饭碗,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挣钱糊口,从而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失去自我,不重视内心的需要,将职业变成了一条流水线,失去了创造性、灵性,那是非常悲哀的事。我们如果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就应改变自己的心态,让教师成为自己理想中的职业。

教师如何才能安顿自己那追求自由的教育灵魂,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1. 坚定教育信念,提高职业认同感。

所谓教育信念,是教育者信奉与坚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师是否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决定了他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教书匠,还是能成长为一名关注“人”的教育专家。教师有了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拥有教育的胆识与底气,才能拥有教育的自信与从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他坚信:“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人生下来是为了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个教育家的独特痕迹。陶行知、魏书生等许多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正是有了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做到心无旁骛地追求教育理想,不断地超越自我。

2.提升教育智慧,培育职业幸福力。

所谓幸福力,就是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辛苦清贫、单调乏味。这是正常的,因为现实的确如此。但如果因此而叫苦连天、牢骚满腹、消极悲观、整天抱怨,那就活得太痛苦了。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教师生涯。如果不能改变大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形成较理想的工作小环境,去追寻自己的职业幸福。当然,追求职业幸福并不意味着只为了所谓的教学业绩(如冷冰冰的分数),而不注重教学艺术,无视学生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我们应爱生活、爱家人、爱自己、爱学生,学会悦纳,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始终在路上的“行者”,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出理想的学生,使他们具有善良的人性、独立的人格、自由的心灵和丰盈的精神世界。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在与学生共同发展、每天进步点点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力。

二、与学生的相遇:直面“童年的倒影”。

有首歌唱道:“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教师有幸与自己的学生相遇,陪伴他们的童年,就要干好这个“良心活儿”,不误人子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出自己崇拜的学生,不亦乐乎!曾带一个班四到六年级3年,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我写下15000字长文《离别是为了更美好的相逢》,回忆我们相处期间的故事,祝福他们看到远方更多更美的风景。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重要他人”,学生就是我们教育人生中的重要他人,善待他们就是善待自己。

学生是弟子,也应是朋友,我们更应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童年的倒影”。成年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时刻——真想一梦跌回童年里,然而童年已是一幅再也不能进入的画面。教师的幸运就在于,我们每天面对儿童,面对童年,面对童心。我们在儿童的世界里,完全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从他们身上看见自己的童年——虽然我们已远远地走出童年,但是看着这些正当童年的孩子,他们不就是那时的我们吗?在时光的虹桥卜,我们可以天天带着童真与童年的自己再相见。

让我们做“不愿长大的儿童”,做“捍卫童年”的教师吧。

1.宽容:生发悲悯情怀。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台湾圣严法师说:“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带有悲悯情怀的爱是大爱、博爱,爱生命中一切的因缘际会,爱一切相逢,包括苦难、失败、挫折、烦恼、失意,像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爱命运。”当你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命运就不再是束缚了,你可以通过热爱自己的命运而超越它。

教师面对学生的淘气、顽皮,要心怀大爱、懂得宽容。西方有谚语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的孩子呢?当教师做到超然豁达,拥有包容之心,也就拥有了人格魅力,也就拥有了快乐的教育人生。

2.欣赏:寻觅知音情结。

卡耐基提醒人们,“要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当我们听到学生们精彩独特的发言,读到他们充满个性的诗文时,应想想,自己像他们这么大时,可曾有这样出色的表现?这些极富灵气的孩子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学生中的知音,他们的出色表现,让我们获得了职业生涯中的“高峰体验”。

想起一个半命题作文,“      的欣赏对我最重要”,有不少学生写了“老师”。让我们培养出值得我们崇拜的学生,“相看两不厌”。让我们学会欣赏吧,因为“老师,您的欣赏对我很重要”。

3.敬畏:升华责任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我们应带着惊奇与敬畏去接近他。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然而和他们交谈起来却发现,有不少孩子觉得精神生活空虚无聊,“没意思”、“烦”是他们的口头禅。我们的孩子到底拥有什么样的童年?若干年后,他们的回忆里有多少笑声,有多少难忘的经历,有多少影响他们成长的人物与书籍……他们理想中的学习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他们的一生奠基、为他们的成功人生服务的?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提升学_生的生命价值,为他们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这其实体现了教师的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注,对其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注。

三、与自我的相遇:发现“未知的自己”。

席慕蓉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一棵开花的树》,开头是“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想起这句诗,我总会浮想联翩。这里的“你”,许多人的理解都足指理想的爱人,可我却将其作另一种解读:如何让我遇见你,我心目中最美幅的自己?我理解的这里的“你”,指的是完美的理想状态的自我。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与这个自我的相遇。为了这样的相遇,我义无反颐、一往无前。每个人从出牛那天开始就一直走在寻找自我的路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生永恒的命题。我将人生视为一次旅行,我不仅在乎旅行中地理距离的位移,更在乎旅行过程中心灵的迁徙,我一直期待着在人生路上与最完满的自我有一个美丽的相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即人的才能的全面发挥。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力和智力的令面、自由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而发展。也许所有的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追求着自我实现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吧。

很欣赏作家孙君飞的一篇散文《成长便是幸福》,我一遍又一遍地配乐朗渎,“一个人过了18岁,成长似乎便跟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了,凼为有的人果真这样从‘长大成人’后便迅速衰老下去,而有的人却越活越年轻,到了80岁依然有一颗18岁的心。成长的过早停止无疑不足一种幸福,成长得青占葱葱、绵绵远远、荚荚艳艳,让人看着就觉得幸福……”在读这些句子时,我甚至泪流满面。想起许多人,他们的人牛为何与众不同?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不断成长着的、永远年轻的心。

每个人表面}=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是有差距的。我们现在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是有距离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成为什么样子,因此,小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希望“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我们的梦想。“未知的自己”,就是那个在远方的最美丽的自己。我们怎样才能与那个自己相遇,我们怎样做才配与那个美丽的自己相遇?这是一个问题。

1.美丽之源:成为思想者。

作为教师,我们都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反思,如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师间讨论教学问题及对作业和试卷进行分析,但是反思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存在着不足。

我们应做个思想者,以一种质疑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像苏格拉底那样带着“牛虻精神”,勇敢地剖析自己、批判自己、挑战自己,不仅拥有反思的勇气,更要有反思的策略,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因为具有思想的深度和力度而美丽。

2.幸福之源:成为成长者。

有人做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占不小比例的教师感觉“没有幸福感”。其实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不成正比,幸福感要靠个人培育,其核心是追求自我成长。作家孙君飞在《成长便足幸福》一文中说,所谓成长,是朝着“大”的方向或者『]怀去“长”,“成长的过程便是一种章幅,是一种不受身外之物限制的幸福……唯有将幸福变成一种成长着的动词,才能够川那些美好的、粲然的、深情的形容词来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和人生。”

教育足迷恋人成长的事业。我们迷恋学生的成长,其实我们更应迷恋自己的成长,永不自满,但成长并不足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我们更应在人品、学问、能力、智慧等各方面努力修行。

当教师自觉追求精神的充实和心情的愉悦、工作积极、人生态度乐观、自我效能感增强、追求心灵世界的丰富与宁静时,便能在职业生涯中找到幸福感,从而幸福地成长着,在成长中幸福着。

3.喜悦之源:成为自觉者。

我是谁?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许多人都会这样问自己。人生即修炼,我们要不断地在学习中完善自我。一个有生命自觉意识的教师必将收获生命的喜悦,获得生命成长的满足与自由。

喜悦与快乐不同。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一旦那个让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而喜悦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所以一旦你拥有喜悦,外界是夺不走的。

如何获得喜悦?如何才能不失落真实的自我,发现最佳的自我?走向自我实现的人生,寻求自主自由的发展,建构生命整体,做觉醒的人,敏感于对生命的察觉,了解自己,开启身心的探索,活在当下。总之,要做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从而拥有从容无憾的人生。

每个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也许一直就在他的前方。

带着珍惜、感恩的心坚守职业理想,心态淡定、步履坚定地行走在“相遇”的路上,我们便会在不远的或遥远的某个地方,与理想的教育教学境界相遇,与一个渐趋完满的自我相遇!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任国平)

 

“以学定教’’课堂中教师介入策略

江苏              闫勤

何为“以学定教”?我想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学从学生出发。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认知差异、个性特点、发展潜能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二是指教的活动应该依据学生的学情而展开。只有在明确了学生的学习在哪里出现了障碍、在哪里需要拓展、在哪里需要升华时,教师才有针对性地加以扼要的补充、精当的点拨。

以学定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的革命,更是教学策略的颠覆性改变。因为,以学定教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各种声音混合回响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意义的流淌不可能完全掌控于教师预先挖好的“河道”中,教师需要即时根据“学”的情况,作出适当的组织、引导与调整,与学生共同朝着那“北斗”示意的地方行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适时地“出手”、恰当地点拨与指引?正是教师最为困惑和最感无力的地方。

现以“认识周长”一课中的两个片段,谈谈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介入的主要策略。

教学片段1:(学生初步认识了“周长”后,进行第一个独立练习后的交流。)

师:拿出练习纸,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如果有,请描出它的边线,开始吧。(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来展示一下。

1月亮形、爱心形等这几个都是可以量出周长的,而这个图形不行,因为它这边没有封闭,所以无法求出周长。

2别的图形都能求出周长的原因是它们都是封闭图形,而第二个图形不是。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发言。(引起)

3你说得很好!因为如果不是封闭图形的话,周长就无法量。比如说一个正方形,上面少了一小条边的话,就无法测量了。

师:嗯,也聚焦到封闭上面来了。(维持)

4我知道为什么不封闭的图形没有周长,因为你不知道这条线会延伸到哪里。

5周长一定要是封闭的,但是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要把这根线拉直。

师:谢谢你,把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封闭上来了。(阻止)那么,不封闭图形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吗?(维持)

1它一定是开着口子的。

2它的边线没有全部连起来,所以开着口子了。

3也就是没有围起来。

师:哦,没有围起来就不是封闭图形,那也就是说,封闭图形的边线……(明确)

生:都围起来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对封闭图形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研究一个图形的周长,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

生:()封闭。

师:不封闭的话它有周长吗?(明确)

生:没有。

教学片段2(学生独立测量、计算书本封面和树叶的周长后展开讨论,首先交流书本封面的周长。)

1我觉得周长是696厘米。

2我觉得周长是68厘米。

师:你俩的数据非常接近,之所以出现一点差距是量的时候有误差。相差不大我们就不去多纠结了。(阻止)

师:这里同学们发现老师停下来了,因为他只介绍了他的数据,没有说他是……(提醒)

生:()怎么量的。

1我是先用直尺量一个长度,然后在封面画一个记号。

师:你来实际操作,比画一下。

1这是封面,我在这里量到尽头,画一个记号。

师:干嘛画一个记号?(明确)

2不画记号可能会量错。

师:你的意思是尺子非常短,这条边一次量不下来,所以要做记号量两次。(明确)那么只量了这条边,就是周长了吗?(提醒)

生:不是。

1还要量这三条边的长度。

师:试想一下如果尺子足够长,那这个图形要量几次?(明确)

生:()4次。

师:为什么是4?

1因为封面有4条边,每条边都得量到。

师:那如果是一个三角形呢?(维持)

生:那要量3次。

师:如果是一个五边形呢?(维持)

生:要量5次。

师:六边形呢?(维持)

生:6次。

师:好的,也就是说,要知道几边形的周长,就要……(明确)

生:量出几条边的长度。

师:好的,他介绍了封面周长的量法,那么树叶呢?

生:(边说边操作)我的这片树叶,周长大概是272厘米,我先用绳子把它绕一圈,然后我再来量绳子的长度。

师:我很赞成这个同学说的,大概一下就行,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吗?(引起)

1实际上这种方法不能精确测量出长度来,量出来的只能是大概的情况。

2树叶的边弯弯曲曲的,绕的时候不可能完全绕得正好,所以量出来的只能是大概的结果。

3我也是大概的,我先用尺子把这个曲线分成若干个小直线,然后我发现这两片树叶从中间开始是对称的,所以,我只要量出这个树叶的半边,再乘上一个2就可以了。我还想说,在用我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把这个图形分成几段,段数越多的话,量得越准确。

师:她介绍完后,我就想说一句话:非常棒!棒在哪里?我们随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明白,我们在脑子里记住这种方法好不好?(阻止)

师:我在看大家昨天做的小研究时,还发现一个同学的方法非常接近,他没有用一片真正的树叶,而是在方格纸中画了一个树叶,然后开始研究了。(引起)

4沿着这个树叶画出点,然后用铅笔连起点,每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沿着这个方格上的树叶一看就可以知道几厘米了。

师:我现在想问一位同学,刚刚你提出了弧线不能量,现在想不想修正你的观点?(维持)

5弧线的物体能测出周长,你只要用一个能弯曲的东西就可以了。

师:除了用一个能弯曲的物体,刚刚这两位同学介绍的方法是不是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提醒)

6这两种方法非常科学。这样(指只量树叶边线一半的办法)能估计出树叶的周长,而且还可以数方格。

师:树叶的周长虽然不能精确测出来,但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能得到近似的周长。(明确)

策略一:引起。

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可能是对数学概念内涵的掌握,可能是对数量间关系的把握;可能是基本的方法运用,也可能是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围绕这些教学重难点,必然就产生了一些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发对这类问题的讨论,是教师介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同本课例中关于周长的概念:“封闭的图形”,是研究周长的一个重要前提;“所有边线的长度总和”,是计算周长的核心;同时,封闭图形的边线还有曲、直两种情况。它们是研究周长概念的3个核心问题。

从以上实录片段中可以看出,教师就核心问题引起的3次讨论,方式各有不同。前两次,是结合学生的发言内容,通过“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发言”、“我很赞成这个同学说的,大概一下就行,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吗?”等艺术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而第3次,则是在讨论度量曲线图形周长的方法时,开门见山地引出学生不同的方法,以此引导课堂交流的方向。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贴着学生的思维自然推进。

策略二:维持。

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必然是需要探索、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需要积极思维活动、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所以,这样的问题,往往不是一问一答就能完全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几个回合的跟进,让更多的学生思考得更充分、更深入。这样的话,就需要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采取“维持”的引导策略。

从“教学片段l”中,可以看到,教师第一次运用维持的策略——“嗯,也聚焦到封闭上面来了”,用点明要义的方式起到了再次聚焦的作用。而第二次则通过提出对反例的讨论——“那么,不封闭图形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吗”,在“回马枪”中进一步凸显“封闭图形”的内涵。

而“教学片段2中,教师则又由四边形的周长,通过层层追问“那如果是一个三角形呢”、“五边形呢”、“六边形呢”,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例举中,逐渐概括出“要求几边形的周长,就要知道几条边的长度”。除此之外,诸如“我现在想问一位同学,刚刚你提出了弧线不能量,现在想不想修正你的观点”等回应的方式,也提示我们:在对话推进的过程中,维持策略可采用的具体方式是极其丰富的。

策略三:明确。

“学生的声音”占据主体,是“以学定教”课堂的重要表征。但在课堂上,学生常常出现言而不明的状况。一方面,这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学生的语义含糊,也说明了其对问题的思考尚不清晰。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学生明晰。

明确其义,可以像“教学片段1中那样直击关键处,也可以采用“教学片段2”中类似“干嘛画一个记号”那样明知故问式的追问方式。追问,一方面,起到了“聚光灯”的效果,让言者有了自明的机会。同时,也向听者发出了关注的信号。毕竟,同伴对相同问题的思考,其思维方式及思考过程,必然有许多共鸣之处。追问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共同理清问题的过程。

当然,也有的时候,学生能表达就是“意到语不到”,如“教学片段2中,学生对“量时画记号的作用”以及“数方格方法”的阐述比较含糊笼统时,教师也可采取亲自出手,帮其解释与修正,这样也能起到明确与示范的作用。

策略四:提醒。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容易引发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热切关注,造成思考过程中,或偏离主道,或以偏概全,甚至于迷失方向的情形。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提醒”策略。

从“教学片段2中可以看出,提醒策略的运用,可以如“这里同学们发现老师停下来了,因为他只介绍了他的数据,没有说他是……”般,在学生忘记交流重点时加以明晰;可以是在学生纠结于琐碎细节时,用“那只量了这条边,就是周长了吗?”这样的方式及时牵引;可以是学生未曾重视时,如“刚刚这两位同学介绍的方法是不是也能解决这种问题呢?”重新进行提示……

无论是怎样的提醒方式,似乎都具备“轻拨一下,明睛凝神”的婉约意味,也正因为此,这当中,就有了很多琢磨锤炼教学艺术的机会,值得我们多加推敲。

策略五:阻止。

以学定教的课堂,是多维度、立体式、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地方。不可否认的是,当各种声音都有了表达机会时,多元的角度、不同的重点,出现旁逸斜出甚至与“主旋律”不协调的“杂音”,都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这个“指挥者”,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予以阻止。

是否需要阻止?如何阻止?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取向,会让教师作出不同的选择。一般来说,在阻止策略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回避、搁置或直接点明等不同的选择。

正如以上“教学片段1中,当学生在表达“周长一定要是封闭的”同时,又提出“但是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要把这根线拉直”,教师就采取了回避的方式予以忽略,只是嗣绕“主旋律”——“封闭图形”,放大了其前半句话。而在“教学片段2”中,对于测量数据的误差问题,显然,教师认为“没有纠结的必要”,即当机立断明确阻止。但当学生提出,测量树叶周长时“要把这个图形分成几段,段数越多的话,量得越准确”,教师则采取了搁置的阻止策略——“非常棒!棒在哪里我们随着年级的升高会越来越明白,我们在脑子里记住这种方法好不好?”可见,教师此处的判断是——这个思考很有价值,但不是这节课就能理透的。

以上就动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介入的5个策略的梳理,是粗浅的。之所以抛出这块“砖”,是因为笔者注意到,目前就“以学定教”的研究,或是处于“学为主体”的理念层面,或是比较泛化的讨论“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而在具体微观的层面上,指导教师确定“教”的策略的研究,尚不普遍,更不深入。期待更多的教育实践者,共同研究,提取经验并分享智慧。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施久铭)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解读

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致胜的法宝

——对江苏省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

到过洋思的人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是洋思中学腾飞的翅膀,是洋思经验和洋思奇迹的精髓所在。那么,要学习洋思经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领会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现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介绍于后。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具体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揭示教学目标

    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

    (二)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自学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洋思中学把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

    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先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后教”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四)后教

    “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人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后教”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洋思中学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五)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作业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滞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以上只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一)提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

    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二)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2)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小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看投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走弯路,上岔道。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时间]

    58分钟。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

    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时间]

    58分钟。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

    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操作。

    [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及时了解班上学生还存在哪些倾向性疑难问题。

    [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小黑板)打出,供评讲时用。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操作]

    ①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操作的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④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时间]

    810分钟

    [目的]

    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②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

    [注意点]

    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   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六)当堂训练

    [操作]

    ①布置课堂作业。

    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时间]

    不少于15分钟。

    [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身强体壮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② 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注意点]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② 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 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④ 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⑤ 要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是极为普遍的,这一模式构建既没有套用西方的固有模式,也没有超越当今我国的国情。他们完全从国情和校情出发建构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本地化的模式。就当前推进课程改革来说,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抓住了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关键,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示范。因此,该特征决定着该模式在当今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加以移植、借鉴和发展,建构起符合自己校情实际又能促进本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做出像洋思那样的业绩。

1

新泰二中网页:****                   教科室邮箱:xtez****@163.com

编辑:赵奎
上一篇:专刊17
下一篇:专刊15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版权所有

公安网备37098202000009
联系地址: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鲁ICP备17019987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