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专刊 > 专刊24

专刊24

2016年01月11日 10:59:06 访问量:1506

教研专刊24

目  录

 

对《同中有异 各尽其妙》一文的几点质疑………………………………… 1

屏幕好人的价值思考……………………………………………………………4

从铁笔到鼠标……………………………………………………………………5

将影视艺术用于写作的尝试……………………………………………………8

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14

《鸿门宴》中被误读的项羽……………………………………………………17

《荷花淀》: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生命昂扬的赞歌………………………… 25

高中语文课前针对性活动浅探…………………………………………………32

掀起“课题研究”的红盖头……………………………………………………41

同样的贬谪不同样的心路历程…………………………………………………48

星星点灯,照亮梦想前程………………………………………………………60

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80

王安石写过《石钟山记》吗?…………………………………………………85

运用平衡原理管理班级…………………………………………………………88

语文教学激趣十法………………………………………………………………90

晁错为什么被“斩东市”?……………………………………………………97

治校方略

教育教学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本,依法办学是治校之本。

 

 

 

 

 

 

 

靳顺高教育论文集

对《同中有异 各尽其妙》一文的几点质疑

 

《语文月刊》2003年第11期刊登了江苏海安颜辉荣、严德本两位教师的文章——《同中有异 各尽其妙》,作者独具慧眼,将《氓》(“卫风”)和《孔雀东南飞》两文中女主人公形象作了对比探讨,拓宽了教材的研究,启人深思。不过文中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不揣冒昧,现一一指出与广大同人探讨。

首先,《同中有异 各尽其妙》一文(以下简称《同》文)一再称《氓》中女主人公“不能逃脱封建礼教迫害的厄运”,遭受到“封

建宗法抗争”。果真如此吗?

我们知道,《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其中“国风”大部及“鲁颂”、“商颂”的全部是西周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时间当处于公元前七到六世纪,中国奴隶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期)为封建社会所取代。显然对出自“卫风”的《氓》来说,“封建礼教”、“封建宗法”的提法明显不妥。当然奴隶社会并非不重视“礼”,奴隶主除了利用宗教迷信和严刑酷法统治外,还极力倡导“礼制”。所谓“礼”实质上就是等级名分制度,是宗法制和等级制度的产物,奴隶社会和“礼制”一直传承到儒家,孔子承袭这种“礼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确立了封建礼教,后世统治者为统治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到程朱时期达到极至。而孔子时代,《诗经》早已编定。

另外,《同》文中提到氓妻遭受“封建家长制”迫害,笔者认为此说如果用在刘兰芝身上尚可,用在氓妻身上有违原诗,佐证如

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青年男女直接接触,哪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来许是氓误会了,女主人公“匪我愆期”实乃“子无良媒”,两心相许,两情相依,只不过还需要一点程序——良媒来作中介,即便如此许是看对方恼了,女主人公赶紧解释,“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看多么痛快,多么大方,多么勇敢,自由恋爱不算,还自己决定婚期,况且这绝非誓言,以后确乎成了事实,“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哪里有“封建家长制”的影子。

不只是氓诗,《诗经》中描写自由恋爱的诗篇还很多,如:《静女》(“邶风”)有男女约会嬉戏的场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溱有》(“郑风”)则表现了在河水涣涣的春天里,青年男女群游嬉戏的欢乐,另有《木瓜》(“卫风”)、《择兮》(“郑风”)等小诗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和谐与喜悦。以上诗篇写得清新明快,《氓》思想感情要复杂一些,“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流露出婚前浓浓情谊;“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则揭示出婚后丈夫变了心。所以《氓》既是一首弃妇诗,更是一首维护妇女人格,争取独立地位的壮歌,请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不是在向丈夫抑或社会大胆宣言,表达自己决绝之心吗!对此怎能套用“封建家长制对妇女的

迫害”一语呢!

第二,《同》中对氓的身份界定不妥。

原文是这样说的,“她嫁给了一‘蚩蚩’长相的在江湖上做生意的人”,“婚后由于氓不好好料理家务,一门心思不用于家庭,不

思进取,以至于家庭穷困潦倒”。

何以见得“氓是一个江湖上做生意的人”,大概作者受了原诗句“抱布贸丝”的影响,但“抱布贸丝”就说明氓是一个商人吗?诗句接下去“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看来氓来“贸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用意是“来即我谋”,“贸丝”不过是借口而已。那么对“抱布贸丝”到底怎么理解呢?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云:“布,布帛,货币。货,买。此句犹言持钱买丝”。此注若确,那么可断定买卖的当不是氓而是女主人公家。当然,此注常被人质疑,《毛传》:“布币也。”《郑笺》:“币所以贸易物也。”然段玉裁指出:“此币凡货之称,布帛金钱皆是也。”说明《毛传》讲的币不光是货币,也包括用麻或葛织成的布匹等物。“抱布”显然不是换货币了,物物交换在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是很正常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根据个人需要,人人均可以物易物,

怎么能据此断言氓就是商人呢?

至于说氓“不好好料理家务”“以至于家庭穷困潦倒”,以“布”换“丝”就表明氓原来家境富裕吗?“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不正说明氓家原来就不富裕吗?或许女主人公的到来“以我贿迁”带来的财物,再加上她的能干,氓家境有所改观呢,当然氓的“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必然也会使家境受影响,但为批氓而把什么罪

名都往他头上扣的作法难免有形而上学之嫌。

总之,笔者认为分析研究某一问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剖析。以上仅是笔者浅见,不当处敬请

《同》文作者及广大同仁指正。

(2006年8月发表于《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屏幕好人的价值思考

——兼谈心莲的形象塑造

 

什么是好人?

世上本无“好人”、“坏人”之分,之所以有了界定,是人们拿公共道德规范、趋向意识来判断的结果,即用共性的尺度来衡量个

性,在好人身上,人们看到更多的共性。

刘慧芳(《渴望》)是好人,心莲(《心莲》)是好人,就在于她们的行为规范符合公众,更确切地说,符合具有统一民族传统心理的国人的价值意识、评判标准,且达到了一种极致(《红高梁》中“奶奶”的形象博得外国人的赏识,而国人未必认同,即为明证)。观众之所以和剧中好人达成共鸣之势,在于自身蕴藏的价值意识被剧中人激活了,随同他们得到了一次真切的体验,借剧中人物挥洒个人好恶情感;而剧中人把握住了公众的心理意识、心理渴求,接通了情感沟通的线路,充电给观众,使之与己达到一种同休戚共悲欢的境界。这是编导和演员的高明之处,也是观众的悲哀之处,但

从电视剧本身来看无疑又是成功之处。

台湾电视剧《心莲》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人驻足流连于屏幕前,成为忠实一族。一个阴谋,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几个人物演绎着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人们在唏嘘叹惋的同时,品评人生命运的况味。老实说,该剧情节结构仍不脱传统窠臼:追求情节的曲折性、戏剧性、偶然性,况且很多细节经不住推敲,演技也非炉

火纯青。但就是这几个人,这么几下却很能煽动众人心。

探求根因,台湾电视剧长于小题大做(电影也有类似处):挖掘人性题材,疏浚民族心理,渲染传统意识。心莲,贤妻良母形象,善良的化身,一再被误解,被虐待,却能始终以德报怨,对矛盾冲突,极力调合,负屈隐忍。编导借其极力宣扬人性中的善,以博取观众的情感共鸣。或许编导认为蓄势越足,人们对人物命运关注得越深,所以让坏人阴谋一再得逞,机灵乖巧;让好人一再遭难,笨拙脆弱。然而物极必反,对于心莲,人们在哀叹其不幸的同时,又嫌其不争。被婆母误解,虐待,默默承受,始终不作辩解,不明真伪,被因袭的观念桎梏着,无非是恪守着做媳妇的本分;对残暴虽有机智应对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装疯卖傻,以一个弱者形象出现,无原则地调合、自责和健忘,祈盼因果报应。难道这才是善,才是好媳妇?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些观念过于陈旧了,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主人公脱离其生活的现实,做出什么惊人之举,但对于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剧及其编导们来说,这样的指责也许并不为过。

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营建而言,追求民主、平等意识,培育健康向上的人格是其合理内核。剔除好人身上因袭的重负、轻装上

阵、跟上时代步伐,这是我们从好人身上应得的启示。

(1999年4月发表于《山东广播电视报》)

 

从铁笔到鼠标

 

做完课件合上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刚参加工作的同事小王问:“靳老师抽屉里有什么宝贝吧,整天锁着?”我,说宝贝有啊,一般人我不让看,想看吗?今天让你开开眼。年轻人更好奇了,瞪大

了眼。“什么啊?笔头笔尖,就这宝贝?”

    是的,我的不轻易示人的宝贝,是第一本资料本——手刻的讲义、试卷,还有就是用过的铁笔和蘸笔尖。当然,年轻人怎么能理

解我这些"宝贝"?它们是一段历史啊。

    就说这铁笔,和我有不解之缘,我对它爱恨有加。九十年代初,上中学的时候,学生用的讲义都是老师手刻油印的。当时我在同学中写字较工整,老师发现了“千里马”,有许多次就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起初觉得很荣幸,卖力地干。时间长了,感觉到

了辛苦。

刻字用的工具有铁笔、蜡纸和钢板。铁笔实际是将一根钢针插在笔管上做成的。刻字就是用铁笔在蜡纸上写字,然后交到负责油印的工人那里油印。以前我们曾学过课文《挺进报》,刻钢板时,我自然想到监狱中办报斗争的共产党人陈然,刻起钢板来感觉很神

圣,很庄严。

写字的时候有讲究,用力轻了,蜡纸上的痕迹模糊印出的字就不清,用力重了,铁笔容易戳破蜡纸,印出的字一团黑,冬天天冷,极易刻破,我就用用完墨油的原子笔刻;钢板也有讲究,刻文字类讲义用横纹钢板,刻字母类的如英语就用斜纹的钢板,否则用错了钢板,要么刻的字参差不齐,要么字母呆板难看。刻不好感觉对不住老师的信任,刻好了,油印后看着自己的作品,做题也带劲,格

外珍惜,所以个中滋味我都品尝了。

新千年之初,我从一所师范院校调回母校教高中语文,那时候,大中城市里很多学校已经用上了激光照排,印起讲义、试卷多快好省,我们学校偏居乡镇一隅,步伐慢了八拍,高科技的曙光还远远没有照到,尽管油印技术和设备有了不少改善,但是仍然需要老师先刻好蜡纸再油印,由于我在中学有刻钢板的“光荣”经历,继续得到老师们的“垂青”。常常是预习课刚刚刻完,复习题目就又跟上了,我除了上课、备课,我感觉大部分时间都在用铁笔和钢板较劲,笔尖磨坏了一只又一只,钢板刻平了一块又一块,我将用坏的笔尖包起来锁进了我的抽屉,当时想,多少年之后,我要让师弟师妹见识下我当初做过的工作,甚至也可以给我的子孙后代作为炫耀

的资本。

刻板油印一直到2006年,学校上了胶印设备,我才终于得到彻底解放。那时候,我校向来访观摩者推介的经验就是,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几本资料,包打天下。就是说,老师手头尽可能多地储备几本资料以备剪贴,将需要的材料剪下来,粘贴在一张白纸上,再拿到胶印厂里印刷,学生用的讲义就出来了。因为所用资料版本不同,字号当然也不会相同,很多时候,讲义上的字号,仿佛一伙杂牌军,大小不一。就是这样,我们也感到非常满足,节约了劳动力不说,一张讲义内容量大增,以前油印时,语文考试常常十多张,

现在只需几张就解决问题,学生省事,老师也省力了。

    与刻钢板的铁笔相近,蘸笔权作另一种铁笔,年轻教师怕是“无福”享用了。用蘸笔写字,在写之前先将笔尖中部盛墨水的部位伸进或红或蓝的墨水瓶中蘸一下,再开始写,一般蘸一次写十来个字。最初用的时候很不习惯,蘸的墨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有时墨水太多字迹洇一大片,有时太少字迹枯涩难看。当年的备课本上除了修改

的勾勾划划,还有很多一不小心留下的点点墨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加大,我们学校也迎来了春天,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校舍改造,硬件设施的配备日益完善,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建成使用,大大提升了教育质量,特别是前几年我校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后,学校更有长足发展,安装了宽带网,教师配备了电脑,实行无纸化办公,蘸水笔,油印、胶印的试卷退出了教育的舞台,成了历史文物;教师补充资料或实施学案教学时,不必再刻钢板或剪贴了,敲击键盘,在电脑上做成所需要的材料,还可在学科网络上下载各种所需资料,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上展示给学生,又可以打印出成品。现在办公桌上更加简洁干净,一摞摞的参考资料不见了,需要时,鼠标一点,各种材料现于眼前,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改造,使之适合教情、学情。尤其是学校题库的建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再也不象以前那样教师靠一本教参,一册教材,一支粉笔打天下了。多媒体的使用,校园网的建立,资源共享,充实了课堂容

量,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多快好省。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说小草渐生渐长,不易觉察。 逝者如风,从铁笔到鼠标短短十年的时间,见证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不必说海外归来的人,就是我们这些改革的

受益者,身在其中,照样能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

(2012年“人民网”“十年发展点滴印记”征文全国二等奖)

 

将影视艺术用于写作的尝试

 

时下,电影电视(尤其后者)狂轰滥炸,从《无极》到《金刚》,从《亮剑》到《大长今》,中外大片、长剧轮番上演,人们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尤其是现代中学生,从穿着打扮发型样式到说话、做事乃至于价值观,都能找到影视作品在他们身上的印迹,影视作品正影响着他们的感知方式和欣赏习惯。有识于斯,笔者以为,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从影视作品中汲取营养,将不失为一有益探

索。

影视作品以各种手法将画面连缀在一起,这一点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有某些相同之处,写作可以从影视作品中获得养料。借鉴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我们以较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眼光去发掘生活,释放才情和灵性,并拓展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一、借鉴画面的可视效果。

              人、景、物是构成影视画面的物质元素。一部影片(风光片除外)总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情节,结构故事的。如国产片《红色娘子军》中,琼花参军的场面设计,便是通过抵触,使人物迸发出了闪光。被南霸天逼得走投无路的琼花,在洪常青的指点下与红莲去投奔红军。届时,娘子军连正在举行成立大会,他们俩不顾一切地又挤又拥地向正在走过来的队伍插去。女连长一见急了,急忙阻拦:“队伍正在检阅,你就进来了!可挺勇敢哪!”琼花其实没有听清连长的话,往前半步:“敢哪,我什么都敢哪!”连长接着说:“无产阶级吗?”这次琼花听清了,但不明白意思,瞪大眼问:“什么?”连长又说:“你们去申请一下,说明白为什么要来?”话音刚落,琼花激动万分地扯开衣襟,露出伤痕累累的皮肉,对这众姊妹:“就为这个,造反。报仇!杀那些当官的!吃人的大肚子!剥他们的狗皮!我,我,我…”愤怒填膺,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连长的问话,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个苦大仇深,满脑子想报仇、但又不理解革命队伍的纪律和宗旨的女奴的真实形象突现了出来。

这个场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奠定了人物形象基调,对琼花的性

格展开及剧情发展都是一个极佳的起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写作要力避平铺直叙,而要善于抓住矛盾和焦点。另外,影视剧中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及结构组织也启迪我们怎样来表情达意。《大决战》第三部片尾旭日东升、万马奔腾的情景,自然地使观众联想到经过了三年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一个崭新的中国势不可挡地到来了。可谓意蕴丰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要求学生写作时采用“演电影”的方法,即把画面、色彩、造型、构图镶嵌在字里行间,浓缩在叙事的词句中,使叙事具有强烈

视觉的冲击效果。小说《非常寒日》就具备这个特点。

     寒风。

     残阳。

     滔滔江水。

    孙二忖思着走在大堤上。凛冽的北风使他不停地扯紧裹在身上的那件破棉袄。血样的夕阳给他拉下一道长长的影子,阴魂似的缠

绕着孙二。

  “这鬼天气,”孙二心中咒骂着,偶尔踢一下路边的碎石,“要是我有百万家产,现在不正在家里享受暖气?“一直低着的头,傻乎乎地抬了起来,双眼注视着如潮的人群。汽车,女人,都是有钱

人的。破棉袄又被扯紧了些。

有一位同学根据《苏武传》写的《苏武在匈奴的日子里---北

海牧羊》,有这样一个片段;

              茫茫群山,荡荡苍天,阴云密布,大风呼啸,倒伏,起舞;羊儿咩咩,相互挤撞,围靠主人身旁,须发斑白的苏武手执光秃秃

的汉节,伫立风中……”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读之难忘。

二、借鉴影视作品中蒙太奇的叙事方式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大决战》每次决战前夕国共两党运筹决策的场景,画面不停地转换,逼人地紧张气氛扑面而来。这就是蒙太

奇的运用效果。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础,意思是剪辑组合。通过剪辑组合,将两个不相干的镜头并列在一起,创造一种与两个镜头本身不同的

全新含义。在文学作品中常见这种表现手法。

     温庭蕴的《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两首中的句子是由一个个有具象性质的食物组成,类似一个个镜头连缀在一起,便产生了大于每个孤立镜头的镜头,画面也

就获得了丰富的意味。

在现代人的作品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将北京和平陆两地找药和送药的情况做了紧张有序的报道。这种蒙太奇的手法正日渐被广大中学生接受,写出了精彩的文章。请看2004年优秀例文《感情和认知》;

感情是载你飞驰在人生道路上的火车,它可以提速却不可以出轨。

人生旅途中,火车需要他的形式规则。

镜头一;“咣当!”这位母亲知道她将永远与儿子相隔在这关闭的铁门外了。从小,母亲就习惯于溺爱这心中的宝贝儿子。儿子伸手要钱,她从来就不曾拒绝过,也从问钱的去向。她要让儿子得到满足,得到别的孩子都向往的幸福。可当她知道她的血汗钱被儿子抛进赌场、酒吧的时候,她后悔了。当她惊讶地看着儿子拿着刀吼

着向她要钱的时候,她又知道,后悔已为时太晚了。

规则一;孩子不是需要父母的“溺爱“,而是需要父母给予他

们快乐健康的生活。

谁言寸草心?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这种父爱、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感情。可它若不建立在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上,不建立在理智

之上,就会变成溺爱,出轨的火车将毁了你孩子的一生。

镜头二;一位离乡背井的年轻人来到了这物欲横流的大都市。年轻人走在这陌生的大街上顿生彷徨,突然想起了有个与他一样也是来打工的老乡给她留了个呼机号,他急忙地联系起这位老乡。两人见面后如失散的兄弟般亲密无间。毕竟是同一方乡土哺养大的。

后来年轻人找到了工作,也结识了一班新朋友,可始终还是老乡的哥们儿亲。一天,接到了哥们儿的传呼,说是在工地上与别人争执,好像要动手了。年轻人二话不说,不顾同事的劝阻,跑去“帮忙”。

结果年轻人的生命在流氓的乱棍中结束了。

规则二;友情、兄弟情是助你闯过人生难关的一把利剑。它能助你斩断路上的荆棘,也能刺伤自己,当你的头脑被这感情麻木的

时候。

镜头三;小敏的初恋男友是个为国家站岗的男子汉,长期守卫在边疆,而小敏不得不在他乡自己守卫自己。面对富有、英俊的追求者,小敏坚守着自己的感情。一天一封思念的信,信天翁告诉站

岗的哥哥,妹妹永远是他的心窝窝。

规则三;我有家财万贯,我可以娶你,我有英俊的外表,我可以娶你……但如果我一无所有,只有一颗永远为你跳动的心,我能

娶你吗?

人的感情如行星,若追求一瞬间的光芒而离道而行,它必定走向毁灭。我们驾驶着不断加速的火车,向着人生的目标驶去,我们应感恩、应珍惜这源源动力。可是我们却要时刻告诉自己,提速的

火车应遵守行驶的规则,否则出轨将会导致一切结束的意外。

本文在主体结构上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将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分为三个画面并附“规则”加以小结,使全文浑然一体,构

思巧妙,形象地写出了“感情”与“认知”的关系。

三、借鉴影视作品中的创作技巧。

影视艺术的创作技巧很多,诸如悬念、节奏、细节、重复、比喻、特写等。这里只侧重谈一下引入记叙文写作的“悬念”和“细

节描写”。

1、巧设悬念

悬念就是利用欣赏者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向,对人物未卜的命运的紧张心理,在剧作中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这是一种编剧技巧。英国推理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便是一部典型的悬念片。百万富翁林内特小姐在蜜月旅行中被杀害了,谁是凶手,成了大悬念。疑云重重,悬念丛生。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成为很高的卖点。有一位同学运用这种手法,写了一篇文章——《审判科技》,文中有三个小标题;“状告瓦特”“状告莱特兄弟”“状告爱因斯坦”,三

个悬念,吸引人急于探究。

2、注重细节

细节是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要素,也是描绘生活、刻画人物的

最小单位,离开了鲜明生动的细节,作品会混沌一片。

恩格斯有句名言;“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告诉我们细节真实是第一位的,是构成现实主义作品的起码条件。美国好莱坞的编导深谙此道,荣膺奥斯卡金像奖的《克莱默夫妇》的功夫就在生活细节的真实上。影片通过极普通的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父子俩做饭的细节就是其中精彩的一例。父亲不会煎鸡蛋,又得在儿子面前装成很会的样子,但终归是手忙脚乱,冒出了焦味;儿子根本不服气,在一旁不断指点纠正,致使父亲又急又恼,焦躁中,失手把锅掀翻

落地了。影片正是通过细节感动着观众获得殊荣。

现代中学生进行话题作文写作时,很多时候写成了“四不像”,

即使要求写成记叙文,也因无细节描写而变得浮泛。

 

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只要生理健全,说话人人都会,写文章却未必人人都行。中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按理说,写一般的文章,比如记叙文和议论文,不应感到太困难。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以记叙文为例,一些高中生所写的记叙文和初一学生所写的没什么两样,根本无力叙述一件复杂的事情。行文呆板,笔法单调、叙述能力不逮是他们记叙文的通病,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学生对写作文失去了兴趣。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教师引导不力也是一个主要因素。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常常要么把它看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充满神秘;要么强化“载道”功能,图解政治。实际上,作文就是规范的“说话”,训练时,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将现代小说的一些游戏规则引入学生的写作实践,必将激发起他们写

作的兴趣。

一、互文性写作

“互文性”是结构主义的一种理论。法国著名学者茱莉亚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文本而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从创作上看,表现为对文本的改写。如乔伊斯《尤利西斯》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改写;萨特《苍蝇》是对《俄狄浦斯》的改写。这种改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别有用心地对文本创造性颠覆。当然还有一些“戏说”,如电视剧《天仙配》《白蛇传》《乾隆皇帝》也是编者对原著或传说故事的自主性改写。了解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看作家潘军改写《项羽本纪》的作品《重瞳》,自己改写《鸿门宴》,将《项链》改写成话剧,将《雷雨》改写成小说等等。当然,这些改写未必都成功,但这样做,激

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

二、“元小说”写作

所谓“元小说”就是具有双重话语的小说。亦即在元小说中并存着叙事性和批评性话语。在一篇小说中,叙述者不仅虚构、编织故事,而且还站出故事之外对故事本身进行审视评价,告诉读者故事的处理策略。如洪峰《瀚海》中,“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中人。“我”在叙事同时,不是置身故事之外反观故事,并插入这样一些议论说明文字:“故事已经开始”“我有必要告诉大家结果处理方面的问题”。借此,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既当叙事人,

有充当评论者,双重身份,充满乐趣。

三、拼接组合片段

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和绘画中的拼贴技法,将文本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然后再按自己的意图重新组合。很多大家喜欢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马原小说《冈底斯的诱惑》成功运用这一手法。这种手法还会产生一种新的效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将一喜庆场景和一安静的人相连,中产生的效果,绝对和另一肃穆场景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片段拼接,激发了学生兴

趣,同时提高了其欣赏能力。

四、变换视角写作

视角即叙事者的角度,这是故事有谁来讲述的问题。视角可分为全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小说《红高粱》运用不同的视角给人带来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借鉴这一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改写《林黛玉进贾府》用全视角来写作一片段,印发讲义,以刘姥姥的视角改写《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以马蒂尔德的视角改写《项链》效果

都很好。

五、悬念式续写

就是在有的课文后面再续接一个结尾,或者在给出的一段话后面续接上合乎情理的文字。如让学生给《项链》续接结尾,知道真相后马蒂尔德会怎样?给《警察和赞美诗》续接索比最后怎样了,给《我的叔叔于勒》《孔已己》续接于勒孔已己最后会有什么结局。

或者出一段话,如“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他悄悄地走出了家门……”让学生续接。

总之,采取种种方法,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就

会产生一种写作乃至于创作的欲望,作文何愁不提高呢!

 

《鸿门宴》中被误读的项羽

 

摘 要:“鸿门宴”作为《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人们往往在评价刘邦“虚伪狡诈”“善于机变”的同时,也常常误读项羽,产生误读的焦点在于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杀掉刘邦。从现实政治考量看,项羽不杀刘邦有四方面原因:项羽无心杀刘邦,项羽没理由杀刘邦,项羽没必要杀刘邦,项羽不能杀刘邦;从情感取向上看,作者对项羽褒扬多于贬责。至此,项羽审时度势、胸怀大局的正面

形象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关键词:误读              鸿门宴              政治考量                            情感取向

“鸿门宴”作为《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全国现行的几种高中语文版本不约而同地把它收录进教材,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和偏好。耐人寻味的是,读过《鸿门宴》后,人们往往在评价刘邦“虚伪狡诈”“善于机变”的同时,也在为项羽惋惜,进而很自然地批评项羽,“好大喜功”,“寡谋轻信”,“目光短浅”,“为人不

忍”等。

“鸿门宴”上,项羽果真像人们批评的那样吗?

其实,人们误读了项羽。产生误读的焦点在于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杀掉刘邦而让他逃脱了。因而要认识真正的项羽也应从这里

入手。

一、从现实政治考量看,项羽不杀刘邦有四方面原因。

1、项羽无心杀刘邦。

首先, “鸿门宴”不是项羽为邀请刘邦而设的陷阱。

尽管后世“鸿门宴”是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之意。像《三国演义》上刘备甘露寺招亲、关羽单刀赴会等,都是东吴设局,欲借宴饮之际杀掉刘、关,而“鸿门宴”本不存在这个情况。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刘邦破咸阳后,派兵禁关,加之内奸曹无伤给项羽报信,惹怒了项羽,欲“飨士卒”“破沛公军”,当然刘邦可能还蒙在鼓里,项羽的叔父项伯去给张良通风报信,把项羽要灭刘邦的军事计划和盘托出,刘邦方觉事态严重,这才听从项伯的建议,“旦日不可不蚤日来谢项王”,第二天亲自面见项羽,把事情解

释清楚。

对于刘邦前来谢罪,项羽提前并不知情。项伯被刘邦收买后为之周旋,并在项羽面前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易也。”《高祖本纪》上说“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估计项羽气消了,对叔叔“不如因善遇之”的建议,痛快地“许诺”。但是,刘邦是否来、什么时间来,项羽此时还不清楚。刘邦到来,一见面谢罪解释,“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前面早已有项伯代为解释了,项羽就自然对之怒意消除,误会消除,于是做个顺水人情,设宴招

待。

如果说“鸿门宴”上有人暗藏杀机、欲以除掉刘邦的,应是谋士范增。看他的表现:先是“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见“项王默然不应”又召项庄,面授机宜,“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此时情急之下安排杀手,再一次反证了包括范增在内,项羽集团(或许项伯除外)提前并不知晓刘邦要来造访,否则,范增不早就安排好刀斧手了。为了刺激项庄痛下杀手,末了范增还不忘缀上一句“不者,若属皆

且为所虏!”

后来刘邦逃席,张良留谢,项羽和范增在接受赠物上态度截然不同,“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项羽对刘邦不辞而别并未介意,因张良留谢时说得很清楚“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但是范增很愤怒,“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设计失败,让范增破口大骂:“竖子不足与谋”。这里可看出两人对刘邦“来谢”这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认识。范增想借机除掉刘邦,项羽却无心杀刘邦,有自己的考量,可惜他的想法并未对亚父讲出,以至于范增乃至于后人都认为项羽“目光短浅”

“妇人之仁”,误读了项羽。

其次,项羽一时之怒,很快消解,并无狠心杀刘邦。

作为抗秦势力的首领,项羽要杀刘邦会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和对方有深仇大恨,二是看出对方是自己将来的政敌和对手。项羽当时根本没将刘邦放在眼里,剩下一点,那是不是和刘邦有深仇大恨

呢?

读《项羽本纪》我们发现,刘、项同是楚军将士,曾经同生共死的战友,一年多以前项羽随同项粱军到东阿援魏救齐,击破章邯军后与刘邦联军共同作战,强攻城阳,再战雍丘,斩杀秦三川太守李由。项粱军败又一同安全撤回,刘、项也算同生死共患难一场。

二人何仇之有?

也许,有人注意了文章开篇,项羽“大怒”,那么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呢?很多人之所以会产生项羽要杀刘邦的错觉,大概是

受了它的影响。选文开篇指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 “大怒”,实际上有两次,通观《项羽本纪》,在选文前

还有一段文字至关重要,节录如下: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项羽大怒,使当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项羽最先发怒是因为刘邦封关。项羽打败章邯后,随即和诸侯联军西进关中,结果遇到阻碍,发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这让年轻气盛的项羽“大怒”;等当阳君武力冲关后,“项羽遂入”,估计目的达到了,气也消了。因为接下来,“至于戏西”,项羽并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第二次“大怒”,是曹无伤告密,曹列举了刘邦三大罪状: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对于第一条,项羽应是不太在意的,因为在此之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怎么都是要被封王的,推翻秦朝,诸侯封王,这事本来就天经地义。平定秦朝后,刘邦立为汉王,就是明证。刘邦作为反秦大军中的一份子,一支实力不小的诸侯,而且拿下了关中,战功显赫,不封王是说不过去的。如果说项羽有一点生气的因素,那也是因为刘邦太过招摇,还没等到册封,就俨然已经把自己当王了。真正让项羽大生其气的是第二、第三点,“使子婴为相”和“珍宝尽有之”。这是他坚决不能容忍的。秦王子婴代表着大秦朝,是他剿灭的对象,刘邦却要将他收归己用。金银珠宝是剿灭秦朝的战利品,是掖着脑袋抗秦换来的胜利果实,是要拿来大家享用的,刘邦岂能专有?当然这都是曹无伤的有意中伤,本来项羽号令“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是要教训他一下的,注意项羽用语“击破”“沛公军”,并未要对刘邦斩尽杀绝。何况,项羽生气快,消得也快。后来,项伯给张良报信时,刘邦对他做了解释,“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并托他在项羽面前“具言不敢倍德”。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自己事实上做了项羽的先锋,不但无过,还有大功。项羽也对项伯许诺“因善遇之”,第二天刘邦又亲自来

谢罪解释,此时项羽的误会早消除了,项羽更无意杀刘邦了。

2、项羽没理由杀刘邦。

杀人总得有借口,当然对于手握重权的统治者而言,借口很好找,但是,刘、项尽管势力不同,却同为两路诸侯军的首领,你可以任意践踏被杀者的生命,却难以让别人诚服。项羽有理由“大怒”,第一次因刘邦封关,让当君武力击关而告终;第二次因为曹无伤密告中的三条“罪状”,前面已有分析,刘邦先入关,要做关中王,合乎怀王和诸将的约定,顺理成章,后来项羽分封诸王时“恶负约,恐诸侯叛之”,虚尊沛公为汉王,“巴、蜀亦关中地也。”看来对此并不介意;至于“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说,刘邦也传话、来人做了合乎情理的解释,等于辟谣。后人妄评项羽性格,基于一个前提,刘、项成为秦末争夺胜利果实的两大主要对手,这是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问题,倒推事情发展应然状貌:项羽借机杀掉刘邦,就不会有楚汉相争了。这是阅读者个人的期许心理,而非事情真相。项羽再有权势,再霸道,得利也得让人吧,刘邦已经臣服于

你,维护了你的利益,还有理由杀他吗?

3、项羽没必要杀刘邦。

后人惋惜“鸿门宴”上项羽没杀掉刘邦,事实上,在当时情况下,是项羽没必要杀刘邦。“鸿门宴”上的项羽刚刚歼灭和受降了秦军主力,“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被诸侯各国军推举为联军统帅,军功和威望如日中天。“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此时的项羽可谓目空一切,在他的眼里天下已在自己手中,已经臣服归顺的刘邦哪里能是争夺天下的对

手。

鸿门相会之前,项羽因对刘邦误会而扬言“击破沛公军”,当然这不能仅仅看作是项羽的军事恫吓,效果很明显,刘邦不仅将取得的利益拱手相让,而且还亲自登门谢罪,低三下四,卑躬屈膝,言听计从(至少表面上),臣服于项羽,项羽成为“鸿门宴”上的最大赢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一语道破天机:“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兵不血刃,刘邦就为他清除了西进咸阳的道路,随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后来分封诸王时,将刘邦赶往道路艰险、秦人被迁的巴蜀之地,“巴、蜀亦关中地也。”。可见,项

羽已经完全掌控刘邦,还有杀掉他的必要吗?

4、项羽不能杀刘邦。

作为联军统帅,项羽的势力最为强大,杀死一个刘邦容易,但是失信于诸侯之中,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秦朝大势已去,但天下未定,诸将还未封王,刘邦臣服,将关中之地拱手相让,何罪之有,再杀之有损于项羽的威望和名声。无独有偶,时隔近两千年后,抗战结束,毛泽东应邀到重庆谈判,处于国内外舆论压力,加之中共做足了宣传工作,即便是政敌蒋介石也深谙“政治”的威力,严令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严禁手下人,确保中共代表在重庆的安全。因为他很清楚,在谈判期间加害中共代表很容易,但失信于人,

政治上会彻底走向孤立失败,成为独夫民贼,天下讨之。

鉴于此,在对待刘邦问题上,注意了现实政治考量的项羽,无意杀刘邦,不必、不该也不能杀刘邦。项羽在鸿门宴上的种种表现才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司马迁正是通过项羽这一悲剧式人物向人们传递着“真、善”的正能量,可惜很多人阅读《鸿门宴》,缺少整体参照和理解,又总是以“过来人”的眼光看问题,拿事件发生后的结果来假定历史,就得出了项羽种种不妥评语。其实,项羽在鸿门宴事件发生前后,能审时度势,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拘小节,

获取了最大利益。

二、从情感取向上看,作者对项羽褒扬多于贬责。

我们知道,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采用“互见法”,即“本传晦之,他传发之”(苏洵《嘉佑集笺注》P117),通观《项羽本纪》,作者评价刘、项二人,情感态度有明显差异。对刘邦,肯定其政治才能,善于权变,胸怀开阔外,对其人品也有鲜明的道德评价倾向,比如,彭城之战,乘车败逃途中,为自保竟三番五次推下自己的儿女;项羽以烹其老父相要挟,刘邦则“幸分我一杯羹”对之,毫无恻隐之心。对项羽,尽管不掩饰他身上的诸多缺点,但是褒扬多于贬责,通过“诀别虞姬”“垓下作歌”“东城快战”“乌江自刎”等精彩片段,作者饱含激情地塑造了一位战功显赫、豪气冲天的千古

英雄形象。尤其《项羽本纪》结尾一段。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这段文字总结项羽起事到战败,着重指出其相貌不凡,神武雄才,功绩卓著。直书“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字里行间,褒扬之意尽显;对项羽失察之处,措辞委婉,评以“难矣”“ 过矣”,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才着一重语“谬哉”,批评中充满无限痛惜,似祖父嗔怪孙儿,责中有爱,总起来看,这段结语简直就是一篇项

羽的赞歌。

《鸿门宴》作为《项羽本纪》中精彩的片段,当然作者的褒贬之情也会和全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作者在《鸿门宴》中对项羽的褒扬、肯定不会改变。承认这一点,也就等同于承认褒刘贬项的

观点站不住脚,对项羽的认识也就清楚了。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项羽,就不会因项羽迷信武力杀伐,缺少政治才干最终退出舞台而误读“鸿门宴”这一段“历史”,至此,“鸿门宴”上的项羽正面形象将重新进入人们视野:能审时度势,有将相风度;胸怀大局,能拿得起放得下,不拘小节;

不盲从,不动摇,有自己的主见。

 

《荷花淀》: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生命昂扬的赞歌

 

摘  要:在孙犁的笔下,水生嫂们既具有传统劳动妇女的勤劳贤惠,又不乏健全的人格、天然质朴的性情,毫不遮掩地袒露那种明净、纯真的自然形态,她们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她们人格健全,追求独立、平等,精神饱满,浑身洋溢着青春少妇的勃勃生机。此外,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蕴涵着一种健旺明净的人的精神,一种民族

精神”。

关键词:女性主体意识                            觉醒                            昂扬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而又非战争化表现,它掩盖和消解了战争的特性,本来你死我活的残酷的战争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轻松和简单。“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寥寥数语,就交代完了战斗过程,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刻画出铮铮铁骨的英雄人物,所以,在这篇小说中,战争只是用以体现时代的大背景,作者有意淡化传统小说中感人的故事、生动的情节,转而着力表现群体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生命蓬勃昂扬的精神风貌。

一、礼赞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具体地说,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

求。

女性意识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是女性独立及全面发展的关键因子。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女子向来被视为男性世界的“点缀”,无独立人格,更无独立的女性意识。女性作为占据“半壁江山”的性别存在,仅仅具有人口数量的意义。一切经济、政治、历史、社会乃至于文化都由男性所主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这样的题材比比皆是。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启蒙思潮,就像一声春雷,震醒了沉潜已久的

女性意识。

《荷花淀》的女人们,未必经历过五四那种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但近乎天然的本能,她们却人格健全,精神饱满,生命力蓬勃

昂扬。

在孙犁的笔下,水生嫂们既具有传统劳动妇女的勤劳贤惠,又不乏健全的人格、天然质朴的性情,毫不遮掩地袒露那种明净、纯真的自然形态,在丈夫面前,看不到男性强权威压下的猥琐卑下,体现的是不加宣示的男女平等,在这里,作者实际上为我们经营了另一块两性平等的“桃花源”,在这块水乡泽国里,男人是船,女人是浆,谁少了谁都像是不应该的。女人们不是作为男人的“配角”出现的,她们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她们人格健全,追求独立、平等,精神饱满,浑身洋溢着青春少妇的勃勃生机。下面选取几个场景略

加分析。

夫妻话别一节。

水生女人编着席子等丈夫回来,丈夫很晚才回来了。小说写道:“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女人举止,既有传统女性贤惠的一面,又异于传统女性,主动大方,“抬头”而非“低头”或“红着脸”,显见女人在丈夫面前,心里

毫无卑怯之感,举止没有失措之态,落落大方,自然得体。

接下来,夫妻对话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里进行。当女人的问话没有得到答复后,小说写道,“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仍没得到明确的答案,女人紧着追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从对丈夫表情的观察到不停地追问,表现出女人的细心和对丈夫的关心,采取的是主动攻势,“步步紧逼”,虽然询问的是“他们几个”,但何尝不是迂回战术,“他们几个”行踪明确了,作为游击组长的水生当然就不言而喻了,女人的精明在此,重视“他”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宣扬“我”的存在,窥斑见豹,女主人的家庭地位也就显现出来。西蒙波伏娃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①的确,女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为她们提供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滋养,离不开男人的理解、支持,更离

不开女人自身的努力。

有学者提出,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自在自然阶段,自知自觉阶段和自强自为阶段,也有人将其发展过程概括为从“自我牺牲”到“自我觉醒”,再到“自我发展”和“自

我表现”三个阶段。

按照这样的划分,水生嫂们主体意识也许还仅仅处于自在自然阶段,但是仅凭这点,就弥足可贵。

接下来的对话,女人的用语强烈地表达出“我”的存在。

“你总是很积极的。”娇嗔中有肯定,敢于表达自己的态度。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并非对男人的依赖,也非撂挑子,家庭的一半是男人,你走了,我怎么办?提醒对方,正

视问题的所在。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句话再明白不过了,女人自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的仅仅是男人的理解,也许是一句暖心

的话,一句肺腑之言。

玛格丽特富勒说:“妇女所需要的,不是作为女人去行动、去主宰什么,而是作为一种本性在发展,作为一种理智在辩解,作为一种灵魂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无拘无束地发挥好天生的能力。”②

如果说夫妻话别一节女人的主体意识还处在自在自然阶段的话,那

么,女人们前去探夫,这种意识就有了自知自觉。

请看寻夫遇敌一节。

五位白洋淀妇女,无论是性情直率还是伶俐乖巧,也无论是老练沉稳还是性格外露,在对丈夫的感情上是一致的,藕断丝连是对丈夫的依恋,是爱的体现。传统的劳动妇女圉于伦理观念,往往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掩藏起来,宁可心里滴血,眼里流泪,也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爱恋。但这些妇女似乎没有这些顾忌,她们单纯、透明,爱丈夫,心里思念丈夫,就大胆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送衣裳”或“说句要紧的话”是表情达意的最质朴最有效的道具和载体。寻而不见,她们不掩饰自己的失望,敢于拿男人说事、调侃解闷。在这偏远的水乡泽国里,她们简直是时代的先锋女性,就连同时代知识女性的文学作品里,也难见这么真实、自然的女性,她们率真、质朴,思想上仿佛不曾有过沉重的痼疾,不忍辱负重“自我牺牲”,

她们觉悟,力求和男子平等,敢于对丈夫大胆示爱。

女人们在丈夫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关爱亲情,但在敌人面前就是

果敢勇毅了。

当她们发现敌人的大船追来时,紧张而不慌张,“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后面的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清清楚楚地知道:“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她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自轻自贱,有非同寻常的应急能力,有清醒的意识,有正确的选择。在这里,我们不妨这样理解:“鬼子” 在这样的一篇小说中也并不只是一个个体代码意义(所指),而恰恰是暗含了一种抽象泛指意义(能指),可以隐喻一切艰难困苦。在困难(无论是家庭重担还是敌人)面前,水生嫂们都能够独立应对,展现出自主、刚强的性格,和不屈服于命运的斗争精

神。

水生嫂们主体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自觉有为。

荷花淀伏击战结束后,小说用“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轻轻带

过,着重写几个女人们的对话。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

来!”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

我也不怕!” 

“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

比谁落后多少呢!”

在这里,小说强调的,与其说女人们不惧鬼子,不如说不堪落后于男人,在行动上敢于向男人挑战。所以小说最后一段写道: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

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追求平等、自由,保持人格独立,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是这

群妇女的觉醒的朴素的思想意识。

二、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灌输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正是有了朴素的主体意识,这群妇女们生命饱满、旺盛,蓬蓬勃勃,为了表现这一点,小说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借助于诗情画意

的景物描写。

请看女人编席一节两段描写: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

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

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两段描写特点有三:一,描写对象本身有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的荷花淀;二,描写对象的组合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三,短语的修辞更增加和扩充了无限的美感: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湿润润的、柔滑修长、“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

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是一幅纯美的画面,看不到战争的硝烟,没有尘世的纷扰,在这天籁般唯美的境界中,人的个体的生命仿佛与外界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界应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舒展的荷叶、绽放的带着新鲜香味的荷花一道,天然地植根于这块泥土里,生命的价值、人

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再看女人们寻夫一段。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

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菱角随遇而安,生命力极强,不讲条件,不择环境,不正是这

些白洋淀女人们的写照吗?!

接下来,又特别突出地写了正午阳光下的白洋淀“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使其与开头的色调保持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进,最后终于直接展现了“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至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暗示到直接展现,画面感极强,又层次分明,意境深邃而高远。那满淀的荷花荷叶,蓬蓬勃勃、亭亭净植、充满生机,这何尝不是人的生命力的展现,在艰难困苦中,昂扬向上,坚忍不拔。“在一种纯粹美的极致中,蕴涵着一种健旺明净的人的精神,一种民族精神”。③

总之,《荷花淀》用简练传神的语言,诗情画意般的景物描写,唱

出了一曲女性意识觉醒、生命蓬勃昂扬的赞歌。

参考:

              西蒙波娃著  桑竹影南珊译《第二性—女人》南文艺出版社!

②玛格丽特富勒:《女性的奥秘》

③郝宇民:《荷花淀——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  《名作欣

赏》1998年01期

 

高中语文课前针对性活动浅探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宏观的整体,课前针对性活动,旨在进一步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课前渗透为突破点,课前、课中相衔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还真实于学生,让表达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前活动既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又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诸如听、读能力等),使语文课堂得以顺利进行,它还能渗透很多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高中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实现。具体实施的方法有复习导入型、故事切入型、

定项训练型和临场发挥型。

关键词:语文课前;针对性活动;高中

运动员剧烈运动前需要热身;歌曲演唱前也有段过门曲;那么,语文课前要做点什么呢?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前讲个小故事,借以导入新课;有的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还有的侧重检查复习,温

故知新。

研究发现,课前所做的一些工作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灵活有加,规范不足,随意性较大;有的和课上内容没有任何关系,有

生拉硬拽,硬性嫁接之嫌。

那么能不能在课前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一点针对性活动,以

求和课上“接轨”呢?

一、实施活动的必要性。

我们看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新课改的全面展开,现在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特色,教师更加注重利用课堂有限时间引领学生学习语文。课堂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愉悦了性情,但教师注重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和艺术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课前几分钟的效应。尽管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到了语文课前

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内容随意性大,不成系统。

语文教学是一个宏观的整体,传统教学模式未对课前、课上、课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的探究,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失。《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整合”,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充分阅读,建构完整的表达思路,在课上形成更多元、更多角度、更有效地交流,真正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的发展需要、成长需要,我

进行了长期课前针对性活动的探索和实践,

课前针对性活动,旨在进一步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课前渗透为突破点,课前、课中相衔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还真实于学生,让表达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前活动既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又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诸如听、读能力等),使语文课堂得以顺利进行,它还能渗透很多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高中生自信心的培

养,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实现。

二、具体实施的方法策略。

本着课前、课上内容相衔接的原则,经过反复斟酌遴选,我概括为四种类型:复习导入型,故事切入型、定项训练型和临场发挥

型。

1、复习导入型。

不仅适用于高三复习阶段,就是高一高二新课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做法是,在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前边(尤其是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温故知新,复习的内容既可以是基础知识,也可以与新学课程有关的,比如,学习了《劝学》,在学习新课《师说》前,既可以检查下《劝学》的文言知识——通假字、多义词,文句翻译

等,也可以回顾一下该课的文学常识、论述特色等。

复习导入型,大家运用的最多,也较自然、实用、便捷。

2、故事切入型。

故事切入方式的运用来源于学生对这种形式接纳的热烈程度。平时,我们都会发现,课前几分钟,教室里往往安静不下来,如果教师在这时新授知识,效果往往不佳,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喜欢讲个笑话或故事,尤其在每天上午、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前,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讲笑话或故事的用意仅是为提振士气或转移学生注意力,和课上内容未必有多少联系,这反而诱使部分学生沉浸在故事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故事切入型课前活动,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探究的。

首先,教师要对所授内容有清晰认识,课前需要讲述什么故事心中有数,换句话说,讲故事是预设授课内容的一部分。故事材料可以来自于作者,可以来自于所授课文中人物,故事不是随便讲的,讲故事是为了和上课内容协调一致。以鲁人版教材为例。如学习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用故事切入,可以这样进行:鲁迅先生对投稿的青年作者一向很热情,有一次,结识了一位青年人,见了一面,先生就将自己珍藏了三十年的两本诗集送给了他,这位幸运的青年人是谁呢?(学生沉思或立即作答:白莽。教师继续诱导)鲁迅和这位青年作者一共见过几次面?怎么写的?怎么送的?(学生或许答出柔石,教师继续)先生和柔石又是怎么交往的?对他有什么评价?体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其他几位又是怎么写的?材料安排有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表达效果如何?——这样梳理了五烈士的材料和记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问题,作者的情感等。当然,用什么故事切入,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针对当堂的学习目标预设的。同样这篇文章还可这样切入:电影《为奴隶的母亲》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讲的是……这位作家是谁呢?(学生或许不知,教师可借以补充,继续诱导)柔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鲁迅选取了哪些材料?对另外

的一些青年作家呢?这些材料是怎样有机组织在一篇文章里的?等等。

学习《再别康桥》,可由徐志摩在康桥的生活片段切入,诱导学生思考,作者选取了康桥的哪些景物抒发情感的?如何理解这种

情感?等等。

其他的如:《鸿门宴》可由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公元前202年二月,楚汉战争结束,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切入刘邦是如何“用人”的来梳理课文;也可由楚汉争霸真正开始,楚汉矛盾双方的形势开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汉胜楚亡的一个集会——鸿门宴故事切入,将两大集团领导者素质进行大比拼。学习《张衡传》可由“地动仪”神奇功能切入,梳理张衡的其他贡献,进而把握其品格;学习《套中人》可以先讲述一个晴天穿靴子、打雨伞的“怪人”的故事,梳理“怪”的表现:穿着打扮怪、睡觉怪、说话怪、恋爱怪,

进而探讨“怪”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等等。

3、定项训练型,就是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现实状况进行有

针对性地训练,可以涉及听、说、读、写几方面。

●听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都道出了听的重要性,学生听老师讲解知识,范读文章,都离不开听。王尚文教授曾经说过, “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课前开展“听”的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听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其捕捉信息的能力。比如,听读《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提出问题:本段写了荷塘还是月色?写了哪些景物?又如,听读一篇学生习作后,思考:本文的文体、记叙(或论述)的思路,运用的材料(是记叙文归纳事件,是议论文的找出论据)等。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一人读,众人听;也可以是教师读,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当然设置的问题

要和课上内容紧密相联。

●说

开展课前演讲、辩论的训练。

古人云: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这,就是口才的魅力。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这就是口才的威力。卡耐基也说过:“公开演讲训练是培养自信心的康庄大道,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

能力。”由此可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重要。

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一当众讲话就紧张、脸红、语无伦次,课堂回答问题时语言贫乏,词不达意。这一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很多学生将来会错过许多难得的机会,留下许多遗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前演讲、辩论就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极为有效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比如新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从文体上导入新课,由1----2名学生轮流到讲台前进行演讲展示(展示的学生可提前一天通知做好准备)。对演讲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诸如从演讲的语气、用词、对象等方面要注意什么,自然过渡到“悼词”的写法上,进而导入新课。如果该文新授两课时,那么这两节

课前几分钟,都可以用来进行演讲方面的定向训练。

演讲的内容可以是优秀演讲稿,可以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可以是经典散文,可以是唐诗宋词赏析,可以是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以是作者的生平,课文作者的其他短篇作品,写作此文时的历史背景等,也可以是自己写的大、小作文、随笔。但语言要精练,上口,听者易懂。 如果演讲自己的习

作,学生更有成就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课前辩论选择在学习论述类文章课前为宜,同样要选好辩题。

从辩论赛的实践经验看,选择辩题,要着重把握两点:第一,是辩题的现实意义。第二,是辩题的可辨性。适合高中生的辩题很多,比如:亲近网络还是逃离网络?近墨者一定黑吗?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吗?等等。注重训练,观点要鲜明,事实要充分,思

路要明晰,论证要有力。

定项训练的另一项目是名句运用训练。

名句运用,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古今有多少名篇,就是凭借其名句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成为精警语言的典范的。

作文课前进行名句训练,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会写、会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作文。针对性训练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主要

进行了四种形式的训练:

A、小组代表对抗赛。

即从每组中抽取一名代表,上讲台抽取名句默写试题,板书检查;台下同学听读默写。题目测试形式,可提供上句要求填出下句,或者反过来。检查结束后,台上台下交换评阅,记下存在的问题,

及时矫正,并让学生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

B、同桌互查。

即在明确好背诵的具体名句后,让学生相互检查,可背诵,也

可默写。教师可适当抽查,以检查学生自查的效果。

C、在文章中查找名句。

查找时,注意区分“引用”和“化用”,“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即不指明出处,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最受作者青睐。

D、做名句练习题目。

例: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人适兰的语句,使之与前后语

句顺畅连接。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

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①”的潇洒,有苏轼“②”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

●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深。单纯靠听觉,一般只能够记住15%,如果靠视觉,从图形获得的知识一般能够记住25%,若使听视两者结合,又听又看,那么获得的知识就能记住65%。诵读文本时,要教给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内涵。如学生读《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要深沉凝重;“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要激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维持着这似人

非人的世界。

●写

写的训练场合很多,可以是复习导入,可以是名句训练;也可以在书法鉴赏课前,如学习了《兰亭集序》,让学生默写本文,品评书写质量,自然过渡到对王羲之行草艺术的鉴赏上来;还可以在作文课前,分类写出有关励志的、积累的、爱国的名句,在写作时

加以运用。

4、临场发挥型。

教师上课总是有预设教案,但有时候,根据现实情况可以灵活变通,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次高三一轮复习字词一节,本来想通过复习检查导入,待到教室,我发现墙角树立一杆竹竿,灵机一动,想起师傅要徒弟买“猪肝”,结果买成“竹竿”的故事,讲完后问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学生答,是同音异形字惹的祸,课堂内容马上进入复习同音异形字的环节,自然流畅,学生兴趣陡

增。

三、应注意避免的误区。

课前针对性活动是开放而非闭合自守的,它吸收了课堂导入的一些艺术元素,但不等同于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为了增强吸引力或入题方便,入题后,引导的材料有可能和课上内容不再有联系了;课前针对性活动不同,它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它的生存原则,就是为了和课上内容相协调一致。但在实践中,往往剑走偏锋,走入三种误区,要么脱离了课上内容,孤立一支,为活动而活动,和上课内容不搭界;要么活动内容过于繁杂,过多地挤占了上课时间,有点本末倒置;要么师生准备不够充分,简单应付,比如,课前要进行演讲了,教师才匆匆命题,学生思想和物质都准备不足,影响

活动的效果。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课前活动的四种类型,绝不是随随便便进

行的,需要“应时而动”,相机而授,配合课堂内容选择。

复习导入型,适用于很多场合,复习课、新授课导入时都可采取此法;故事切入型,故事性强,引人入胜,这就要求教师知识面开阔,对作者情况或课文内容及衍生的故事了如指掌,使用时可以信手拈来;定向训练型,既可以集中也可分散进行,需结合课堂需要机智设置;临场发挥型,需要教师充满机智,因为导入是临时设

计的,课堂内容也要相伴而生才不致生涩、脱节。

课前针对性活动的实践一年多来,收效明显。我们发现,与以前拖拖拉拉相比,现在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入课快,思维积极了,发言踊跃了,大都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作

文水平也大幅提升。

(本课题2012年5月被新泰教研室授予高中教学成果一等奖)

 

掀起“课题研究”的红盖头

——兼谈《高中语文课前针对性训练》课题研究过程

 

2012年3月,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前针对性训练》课题研究验收通过,在新泰市课题研究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喜讯传来,课题组

成员为之一振。

曾以为课题研究,高不可攀,搞研究的都是些皓首穷经的专家、学者。认识的改变,源于身边同事做的英语课题通过了泰安市验收并获得了一等奖,这让我们也有了信心,哦,课题研究也并不像原

先想象的那样神秘莫测。

课题研究,想说爱你也容易。

以前对课题研究存在种种误解,从心理上产生了畏惧感,其实,

走近课题研究,想说爱你也容易。

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把课题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课题是指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也有人把“课题“称”项目”,认为“课题就是从研究方向

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

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评价和推广等几个方面。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式。课题不仅仅是研究问题的名称或题目,它还体现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课题表明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反过来

限定了课题。

研究之初,我们曾为选题穷思冥想。实际上,我们身边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探讨的课题也就很多,比如上课前几分钟干什么,是问题导入还是开门见山切入?考虑到学生现实情况,我们觉得课前要进行一点针对性训练。我们从书本中、从网络上查找资料,进

行反复论证。

我们看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新课改的全面展开,现在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特色,教师注重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课堂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愉悦了性情,但教师注重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和艺术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课前课后几分钟的效应。尽管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到了语文课前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内容往往只涉及课前几分钟的演讲。

在我们看来,语文教学是一个宏观的整体,传统教学模式未对课前、课上、课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的探究,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失。《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整合”,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充分阅读,建构完整的表达思路,在课上形成更多元、更多角度、更有效地交流,真正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的发展需要、

成长需要。

另外,很多地方“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已涉及到课前活动的

某些元素,但它强调的仍是课堂教学艺术。

基于此,我们提出“课前针对性训练”这一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课前渗透为突破点,课前、课中相衔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还真实于学生,让表达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前活动既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语文课堂得以顺利进行,它还能渗透很多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高中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得语文学科的

人文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实现。

课题研究,我想握住你的手。

对于课前训练什么,我们经过反复斟酌,考虑到课前、课上内容的衔接,概括为三种类型:复习导入型,自然衔接型,专项训练

型。

复习导入型,就是上新课之前先复习前边(尤其是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目的是温故知新,可以是基础知识回顾,也可以是与新学课程有关的内容,比如,鲁教版第一册语文教材,学习了《劝学》,在学习新课《师说》前,既可以检查下《劝学》的文言知识——通

假字、多义词,文句翻译等,也可以检查该课的论证结构。

复习导入,这种方法大家运用的最多,也较自然、实用、便捷。

自然衔接型课前训练,难度较大。要求课前训练的内容和课上将要学的内容自然衔接起来。衔接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从文体上衔接,不妨这样进行。课前几分钟就某个事进行演讲,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诸如从演讲的语气、用词、对象等要注意什么,自然过渡到“悼词”的写法上,进而导入新课。当然还可以从该文所在这一模块内容角度导入,本单元要学习的都是纪念性的文章,除了进行单元教学外,还可以由前一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五位青年烈士的悼念导入新课。如果要学习

的新课是写作,导入的内容自然要与写作有关。

专项训练型,就是针对学生现实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我

们选题时就侧重了专项训练。

我们觉得,开展课前演讲、辩论极有必要性。

古人云: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这,就是口才的魅力。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这就是口才的威力。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也说过:“公开演讲训练是培养自信心的康庄大道,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么

重要。

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一当众讲话就紧张、脸红、语无伦次,课堂回答问题时语言贫乏,表达不流畅。这一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很多学生将来会错过许多难得的机会,留下许多遗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而课前演讲、辩论就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极为有效的方式。课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它以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见闻感受为训练材料的主要来源,以展示学生的才能为主要方式,以师生互动交流为手段,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而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抽出一定的时间,由1----2名学生轮流到讲台前进行语文才能展示(展示的学生可提前一天通知做好准备),师生欣赏后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要发表适当的意见和建议,指出其以后需要努力的地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活动呢?

开展课前演讲、辩论要做好材料的选择。

演讲的内容有很多来源。

可以是优秀演讲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初学者不妨采用“拿来主义”,将他人的与本次主题相吻合的优秀演讲稿“拿来”,

与同学分享。这样与人与己都是学习的良机。

可以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

可以是经典散文。优秀的作品生命力极强,往往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那些经典名作,更是师生最好的精神食粮。欣赏文质优美的散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朱自清、冰心、刘墉、席慕容、余秋雨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舒缓清丽,短小、含蓄又富有哲理。

可以是唐诗宋词赏析。唐诗宋词语言精辟,内涵丰富,师生可以一起感受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雪景,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情,体会“江南春意浓”的静谧和

温馨。

可以是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可作为新课导语,如作者的生

平,课文作者的其他短篇作品,写作此文时的历史背景等。

也可以是自己写的大、小作文、随笔。但语言要精练,上口,听者易懂。 如果演讲自己的习作,学生更有成就感,更能引起学

生的共鸣。

课前辩论要选好辩题。             

确定什么样的辩论题,对课前辩论活动影响很大,它决定了辩

论内容的范围,还影响着双方辩论能否很好地展开。

从辩论赛的实践经验看,选择辩题,要着重把握两点:第一,是辩题的现实意义。第二,是辩题的可辨性。适合高中生的辩题很多,我们选取过的辩题有: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网络使人更亲

近还是更疏远?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失败是否是成功之母?近墨者是否一定变黑?

  课前辩论没必要严格按辩论赛的规则进行,可以自由辩论。

因为是语文课,在进行辩论时除了要注重结果,还要注意自己

的措辞,语言要简明规范,思路要清晰 。

因为是课前辩论,可以选取与课文有关的辩题。还因为时间有

限,要求学生言简意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专项训练的另一子课题是名句运用训练。

名句运用,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古今有多少名篇,就

是凭借其名句体现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成为精警语言的典范的。

课前进行名句训练,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会写、会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作文。针对性训练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们主要进

行了四种形式的训练:

1、小组代表对抗赛。

即从每组中抽取一名代表,上讲台抽取名句默写试题,板书检查;台下同学听读默写。题目测试形式是,提供上句要求填出下句,或者反过来。检查结束后,台下群众交换评阅,记下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黑板上默写的名句由台下同学点评,存在问题及时提出

矫正,其他同学也引以为戒。

2、同桌互查。

即在明确好背诵的具体篇章后,让学生相互检查,可背诵,也

可默写。教师可适当抽查,以检查学生自查的效果。

3、在文章中查找名句。

查找时,注意区分“引用”和“化用”,“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即不指明出处,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最受作者青睐。

4、做名句练习题目。

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人适兰的语句,使②与前后语句顺

畅连接。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①有②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

课题研究,掀起你的红盖头。

经过课题小组一学年的跟踪训练,我们发现,学生课上思维积极了,发言踊跃了,大都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学习

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作文水平大幅提升。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课题研究,其实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有心细心和留心,注重思考和实践,勤于动手动脑,我们会发现很多待研究的课题,也会破解一个个疑难问题,很多教育专家的成长经历也一再证实着这一点。在研究中,我们伴随着训练,我们进行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将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取样比对,大量事实证明,我们的课前针对性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的课题2011年1月立项,2012年3月通过了地、市教研室有关专家的验收,我们的课题研究报告在评比中也获得了

好名次。

 

同样的贬谪不同样的心路历程

——屈原、白居易、苏轼被贬后的不同结局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文人当中有很多是被贬谪过的。如高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写下“永州八记”的柳宗元,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的范仲淹,还有杜甫、白

居易、韩愈、欧阳修、苏轼……

余秋雨说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之一是“贬官文化”,那些饱读诗书之人揣着一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滚烫的心,走入了仕途,去与天下皆其独有的皇帝打交道,难免要摔跤,要失宠,要贬官。这些被贬的文人,以笔为犁铧以纸为大地,超越功利,把写作当成了表达思想、宣泄情感的工具。写作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他们的共性。考察屈原、白居易、苏轼三人被贬的心路历程,发现他们虽有共性——被贬和被贬中的文学创

作,却更有迥异的人生结局,令人叹惋。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无论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的人教版,还是地方性版本(如苏教版、鲁人版等),无一例外地都编选了三人的诗文,屈原的《离骚》及史迁的《屈原列传》,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苏轼作品最多,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等,文如前后《赤壁赋》、

《石钟山记》等。

下面尝试探讨他们三人同样的贬谪不同样的心路历程。

一、同样的经历——贬谪和贬谪中的创作。

文学创作——情感表达的窗口。贬谪诗人有太多的忧愤之情郁积在心,需要宣泄与排遣,选择何种途径呢?文学创作无疑是一种恰当的方式。贬谪文学的出现从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机制看,是诗人在现实中,与社会、与命运的矛盾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反映。诗人在这种苦闷中,对生命有了真切的体验,遭贬以及由此带来精神上的沉沦将诗人推到了人生的崖边,他真正、深刻地体验到了人的存在,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生命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寻求超越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的出路。于是,“不平则鸣”,发愤著书,将重压在心理上的负担投射到审美对象上,把对人生价值的体验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转化为艺术创作过程,以获得精神上的“替代性满足”。这就是遭贬的文人们不约而同选择文学这种样

式进行情感宣泄的原因。

屈原经过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于楚怀王二十四年,出郢都到了汉北;第二次流放是在顷襄王十三年前后,到了沅、湘一带。屈原的大半生是在贬谪的苦闷中度过的,其作品几乎是在贬谪汉北、江南时所作。这方面前人多有论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悉思沸郁……因为作《九歌》之曲”①,“《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②,“《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呵而问之,以泄愤懑”③,“《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悲叹之余,眇观宇宙,陋世俗之卑狭,悼年寿之不长,于是作为此篇”④。综观其二十余篇诗作,或委婉,或直显,无一不抒发贬谪之痛,流放

之苦。

白居易的贬谪。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白居易被贬的表面原因是他越职奏事,率先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当朝权贵,实际上真正的根源在于他平日所作的讽喻诗招致当权者的嫉恨,故借此机会打击报复。在流放的失意中,一曲《琵琶行》,更牢固地构建起了

白诗王国的大厦。

和前二者相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死里逃生;晚年更被一贬再贬,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但黄州时期也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

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

二、各自不同的人生结局。

屈原经历了长期的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在长沙汩罗江怀石自沉,为自己的理想而

殒身。

江州之贬是白居易人生一大转折。经过这一劫难,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兼济”已成了泡影,忧郁消沉的色素已染上他的灵魂,他极尽其乐,饮酒赋诗,沉迷于水光山色,用一双慧眼看人世的盛衰。他一改喜作讽谕诗习惯,开始吟颂适时诗了。 壮志未酬,雄心坠落,将情趣沉醉于温柔乡。晚年,闲居洛阳履道里,蓄

妓养妾,颐养天年,自号“醉吟先生”、“香居士”。

苏轼则不同。被贬黄州,开荒垦地,贴补生计。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远贬惠州,他还捐助修桥二座。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研究美食,“东坡肉”是他呈现给后人

的一道佳肴。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

三、同中有异,三人不同的心路历程。

屈原、白居易和苏轼,相同的被贬经历,却有不同的人生结局,这决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各自迥异的心理挣扎轨

迹。

1、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出身高贵;资质好,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得宠位高,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高官(先是左徒,后迁为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但是树大招风,怀王身边群小摇唇鼓舌,搬弄是非,终使怀王疏远了屈原,进而被流放到了汉北。“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司马迁《屈原列传》),这一次的流放,屈原悲则悲矣,但“欲反”之心不死,事实也如此,五六年之后,屈原结束流放,回到郢都,依然痴心不改: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顷襄王接位后,秦楚结亲,屈原坚决反对。结果第二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屈原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可谓血泪铸就。翻阅诗篇,我们随处可见满含悲苦忧伤的字眼,恐、悲、哀、怨、忿、郁悒、愁苦等等贬谪情结充斥在诗人胸间。这种情结,主要包括抗争意识、执著精神和忧患意识等。屈原屡遭不幸,却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在《离骚》中可以看到,当楚王将他疏远、黜退、流放时,他并未屈服,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当恶势力一齐向他压来时,他知道独木难支,但是他决不屈服,决不随波逐流,宁可以死殉志,

以死殉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⑤

屈原从未屈服过、颓废过,他的生命始终处在反抗、坚持、奋斗的过程中,甚至不惜以死来捍卫自己的理想。就在心灵倍受摧残,人格蒙受污辱的外力打击下,他的狂放傲世和抗争精神更加表现的悲壮感人。他对腐朽势力表现出来的狂放,傲岸和抗争,无不展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阳刚之美——伟岸,崇高;也惟其阳刚,所以,宁折不弯,宁可殉“道”,也不愿苟生。这“道”就是他的美政理

想。

张曼菱说: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

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⑥。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

死。

张曼菱又说: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

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⑦。

屈原死于长期的流放贬谪,死于国破之时,这是由于强大的外

部力量的挤压所致,这是一个客观原因。主观上,屈原存在人格缺陷。

近人研究认为: 无论是受谗见疏还是被流放,都与屈原的人格特质不无关系。屈原的人格特质又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一个彻底的政治家。他虽有政治家的敏锐和激情,却无纵横家的圆通与韬略,以至于理想与现实相隔的太远。屈原的自恋倾向使他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自负,他的完美主义使他卓尔不群又孤高自洁,情激烈而又外露,常执着于自己的政见而难以变通,这些特点无疑令靳尚、子兰等朝中权贵难以亲和与笼络,加上屈原的智者才华和政治地位以及力主改革楚国现状的决心,更使靳尚等人心生嫉妒,视为异己,并伺机谗害。屈原的自恋倾向,诗人的气质,也阻碍了他洞察怀王的个性和心理,难以令一国之君接受。“美政理想”是屈原一种强烈的“为君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这种将政治上的追求等同于人生价值的实现的思想使得文人士大夫对政治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性。依附政治实际等同于要亲近君王,受命君王,而屈原政治的悲剧在于怀王对他的不接受。一是情感上的不接受:君临楚国、心胸狭窄的怀王怎会喜欢一个自我意识突出、露才扬己且情感激烈的人!二是政治上的不接受:怀王目光短浅,根本无心真正改革政治,并因屈原的直谏而疏远他。屈原一相情愿

的满腔热情由于缺少政治敏锐和处事圆通自然撞到了冷墙上。⑧

屈原认真执着的个性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境遇的变化愈演愈烈,

这是其悲剧所在,也是其伟大所在。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也有死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 会产生“自虐”,也就是自杀。屈原经过了30多年的灵魂搏斗,30多年的精神折磨,压抑,希冀,焦虑,绝望,国破家亡,直到精神崩溃。屈原忠君,但君王不理他的忠,他只能发一点牢骚,怨“哲王又不寤”。直到死前,在《惜往日》里,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惜壅君之不识”。对君王的幻想不灭,他陷入自我中心与恋君的人格矛盾里不能自拔,当他发现楚国大势已去,即使复用也无力回天时,依附政治的最后一点幻想也怦

然破灭,死就成了必然。

外部客观原因,加上自我主观因素,让屈原怀抱美政理想,以惊心动魄的死,换取了永恒的生,成就了他的伟大。屈原是中国知

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屈原注定是中国知识分子最痛苦的灵魂。

2、白居易:从兼济天下到知足保和。

白居易出生于仕宦之家,从小便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为博取功名,十五六岁时即“苦节读书”。十八岁游长安,二十九岁时及进士第。诗名早已随风吹绿草,燕雀冲南天了。文学上写讽喻诗关心民生疾苦,政治上渴望建功立业。任左拾遗,在天子身边司进谏言、正言。他写出《策林》七十五篇,提出了他的政治志向:“重礼数而归化人心”,“尊贤能以澄清吏治”,“罢兵革以苏民困”,“薄赋敛以安民生”。这个时期的白居易是坦荡刚直、勇于任事的。江州之贬,“对白居易内心震动是不可言喻的,他以切肤之痛去重新审视险恶之极的政治斗争,决计急流勇退,避祸远害,走‘独善其身’

的道路”⑨。

其实,江州之贬,只是白居易思想的天平发生偏转的一个诱因,在此之前,儒、释、道早已充斥其思想内核。自佛法东传中土,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大多倾心或笃信佛法,尤其是盛、中唐以后,文人近佛、学禅已是一种普遍的人文景象,唐末著名的文学大家几乎没有不与佛道禅法发生干系的,白居易从青年时代就已开始接受佛学思想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没有胜过他早期积极用世,“志在兼济”的儒家人生态度。元和初年,年轻的白居易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还没有破灭,他对种种祸国殃民的行为,洞察幽微、深恶痛绝,所以不避时忌,秉正直言,表现出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勇气。但是白居易的仗义直言得罪了很多权豪贵臣,白居易遭到了他们的排斥和敌视。这时,他深刻体验到宦海风波、世事艰难;也渐渐认识到朝政的昏昧绝非他一人所能挽回,因此内心充满了有志难伸的苦闷与人世无常的愁恨。由此白居易对佛说“四谛”之第一谛“苦谛”有了真切的体会,开始产生了引退并真正皈依佛说思想。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病故,继而爱女金銮子又不幸夭亡,至亲至爱的相继逝去令他痛不欲生,他只有向佛教寻求精神的解脱。自此以后,白居易的人生观有了较大的转变。他的思想深处对佛教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服膺。贬官江州司马,此对白居易是一次沉重打击,他早年的生活理念更加动摇了,而向佛老思想靠近。走向了独善其身式的闲适自娱。此后,白居易无论是做京官还是地方官,都极力不问世事而寻求超脱。白居易64岁,唐朝发生“甘露之变”,一些朝臣谋诛宦官失败,反被杀。他为自己的全身远祸感到庆幸。“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⑩,都流露在诗中;越到晚年,受佛教的濡染就越深,他闲居洛阳履道里,与香山僧结香火社,白衣鸠杖,过着“饥餐乐饮安稳眠。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达哉乐天行》》)的生活,更兼“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柳枝》)的奢华享受。至此,一个“兼济天下”勇于谏言献策的白居易消失了,唐朝又多

了一个追求自保、安适、享乐的隐士。

3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实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11。贬谪黄州是苏轼政治生涯中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 也是其从思想到创作都有了质的飞跃的阶段。在黄州四年多的时间里,儒家入世思想使苏轼陷人困境:理想无法实现,愤懑无从排遣。他开始以佛老思想作为自己逆境中的处世哲学,不断省思,积极求索自我的发展、超越和心灵的自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里说: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

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其实,苏轼很早就接受了儒、道、释三种思想,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认为庄子对儒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又认为 “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被贬黄州后,他的佛道思想急剧膨胀起来。“他早就看透人生的生死、穷通、进退、荣辱都是相辅相成的,此时就更以老庄齐得丧、忘祸福、以及佛家的万物皆幻、四大皆空来解脱自己”○12。这样苏轼形成了建立在以儒学体系为根本,释、道思想浸染的哲学基础上的人生观。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人生的波峰波谷中能适时地自我调节。达时,儒家思想占主导,积极有为;“穷”时,佛道思想又占主流,自我排解。“由于受释道思想影响,抱有尽人事而后知命的观点,他虽不与政敌同流,但也不采取与之坚决斗争的态度,在个人出处进退中,他更是随缘自适、淡泊自持,安和处世,独善其身,性格上有极随和、极圆通、极放达的一面”○13。把那些“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满庭芳》)彻底抛诸脑后,用“又得浮生一日凉”(《鹤鸽天》)的旷达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因为要旷达就必须超脱,在诗文创作上舍貌取神,虚实结合,超越时空,展开浪漫想象,因而作品风格恢弘刚健、豪迈磅礴,又有通脱

豁达、潇洒飘逸的特点。

    黄州时期,苏轼以苦难为契机,把自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地,以一种更加成熟、超脱的心境迎接未来的生活。作品中极力表现出了乐观豁达、随缘自适、顺其自然、不执着、不强求的自在状态。

看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认为只要自己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襟,外界的一切变化相对他来说就“也无风雨也无

晴”了。

再看文如《前赤壁赋》。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江月夜泛舟图。诗人意兴盎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不可见,报国无门,纵有清风明月的美景良辰相伴,苦闷情绪也挥之不去。借客之箫音,倾诉自己的一腔不平之气,并由此思考、探究人生之悲、社会之悲、宇宙之悲,使其更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和反思性。“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里,诗人紧扣水和月展开富于哲理的思辨。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去,但千万年来却还是那样无穷无尽;月半盈满,月初虚损,但千万年来却既无消损又无增长,这就是变中有不变。若从变的角度看,人生固然如蜉蝣一般短暂,而天地万物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若从不变的角度看,则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我”亦同万物一样,也是无尽的。这种理论既是辩证的,又有老庄相对主义的成

分,体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见识和达观从容的情怀。

至此,作者以一种智慧、超拔、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坚定的成熟战胜了内心的烦恼,心境复归于清明澄澈。

尽管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坚定乐观,不效仿白居易的知足保和,更不学屈原的消极自沉。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晚年更是多次被贬,直到荒远的海南,与当地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苏轼对接踵而至的苦难和迫害并非麻木地承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他这种无视苦难、在苦难中保持淡定从容的态度并不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对人生苦难进行了深刻省思后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样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

力”○1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论是屈原、白居易还是苏轼,他们都曾积极进取,怀抱“救济天下”的美好理想,备受打击,尽管他们的人生结局不尽相同,但他们身上释放的“正能量”却一直激励着后人,奋发有为,构成了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

注解:

①引自《求索》2005年第05期,刘惠卿《 <九歌>主题新解》

②引自毛庆《论屈原对《九章》的整体构想及整理》

③引自高华平《<天问>写作年代和地点推测》

④引自李士金《<远游>第五序》

⑤参考《屈原人格及其作品对唐代贬谪文学的影响》

⑥、⑦引自张曼菱《择生与择死》

⑧参考彭红卫,都春屏《论屈原青壮年时的心路历程》

⑨引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卷P343

⑩引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卷P356

○11引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三卷P66

○12引自《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第三册P100

○13《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第三册P101

○14《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三卷P66

 

星星点灯,照亮梦想前程

——兼谈我的三D(发现探究表达discoverdevelopdescribe)教学

  

摘要: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的梦具体而实在,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向上、素质精良、学业优秀的人才,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普通教师,二十年来,读书学习,不断探索教改之路;发现、探究、表达,是我教学的三部曲,星星点灯,光虽

微弱,但仍给人希望,照亮梦想前程。

关键词: 梦想;读书;发现;探究;表达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中国梦”的深刻阐释,无疑道出了当代中国最耀眼的主题。“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如是称。也正因如此,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每位中华儿

女,都有殷切的期望和嘱托。

每个人都应有梦!

每一个人的梦虽然不一样,但汇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的伟

大之梦。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的梦具体而实在。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一群等待启蒙的孩子,满眼里是求知的欲望;书声琅琅的高中课堂上,莘莘学子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在高校的殿堂里,青年才俊风华正茂,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我,作为教师,一位辛勤的园丁,就是要竭忠尽智,培育灌溉,使

棵棵苗木茁壮成长。

这是一场人生的接力赛,而自己也在这场接力赛中,精神历练,

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学者型教师。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为了飞向那神圣的金字塔顶端,二十年来,

我历经风雨,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一、梦想,我生活的原动力。

中学教师,平凡而又平常,普通的如同尘芥。既没有可以颐指气使的权力,又没有一掷千金的钱财,在这个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尤其显得低微、孱弱,微不足道。这是当下很多人眼中的教师职业和教师形象。于是,师范生毕业改行,有“能力”的教师

想尽办法跳槽,或者谋一顶乌纱帽,以示高普通教师一等。

我珍惜这份工作,倒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教’书高”。教书的生活,单调而清苦,这是我所知道的,我珍惜她,是因为她

来之不易;我珍惜她,是因为,她是我实现梦想的跳板。

渡过了坎坎坷坷的小学和中学时代,站在高三的门槛上,我对大学引颈遥望,高考,曾一度是一道栏杆,横在我面前;大学的选拔标准,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高考优异的成绩最终打动了一所师范院校招生人员的心,被录取的我遨游在大学的知识海洋里,惊奇而又贪婪。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们那或怜悯或鼓励或佩服的眼神时时在我眼前闪现,我如一颗柔弱小苗不停地得到他们辛勤地浇灌,我的今天离不开他们昨日的教诲,没有他们,我或许早像一片枯叶随波沉入水底,不见踪影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力所能及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做一名教师,“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然,我也难忘记,我求学生涯中那曾有过的鄙视目光,如深秋寒风,如雪上加霜,曾使我的心一度沉入海底。“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既可能是一口光明的激励之钟,使学生奋起走向光明之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可能是一口黑暗的失望之钟,使学生沮丧地滑向失望之途;教师的温柔眼神、亲切动作之中隐藏的关爱,可能令学生一生感动、欣慰;教师的冷言冷语中透露的支配、冷漠与贬低的态度也可能对学生产生‘心理的虐待’。”(《教书育人教师新概

念》2013年第一期《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P18)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向上、素质精良、学业优秀的人才。这个梦想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当一名普通的教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我的教学词典中,将没有讽刺挖苦,没有贵贱高低,他们是我的学子,我将如张开双翅的老母鸡,引领雏儿们躲风避雨,长大成才。

孟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一乐也,这是做教师之乐。

其实,选择了教师,更多地是选择了苦乐相伴。天下英才,不可能为我所教,我的学生最多的是“常才”——普普通通的甚至基础还很差的孩子,这无形中就要教师运用更多的心智付出更多的汗水。可是,一旦看到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那种快乐幸福又非常人所能感

受。

二、梦想在艰难中启航。

1992年,我从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了一所高中,这里地处乡镇,远离城市,条件艰苦。但初为人师,仍压抑不住热情似火,工作上绝不含糊,早晨,我最早来到办公室,擦窗扫地;冬天,办公室里生了火炉,我还要掏灰,生火,运碳;晚上,其他教师到点回家,我一个单身汉的快乐生活却正要开始,先是感情饱满地朗读一段课文,再接着修改教案。有的教案不知修改了多少遍,还觉不满意。那时学校对此并没有严格要求。但一个朴素的想法,

要把课教好,让我尽了十二分的气力。

深秋之夜,起雾了,夜色更加凝重,办公大楼黑魆魆的,大部隐入夜色里,只有二楼语文办公室还在透出明亮的灯光,仿佛在执

拗地对抗着黑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仅仅专科毕业,我知道,“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把课上好,就必须认真备课,用心地批改作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可当时的情况是:学校图书室资料少得可怜,教师们除教科书外,基本的家产就是一本《新华字典》、一本《古汉语词典》,至于教育前沿上的一些专著,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籍,这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我一方面努力熟悉课文,慎重地挖掘课本资源;另一方面,甘当小学生,谦恭地聆听同科老教师的课,有时候边学边教,有的问题甚至和学生一同探讨研究。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居然高出了其他班级。初出茅庐,首战告捷,让我增加信心的同时,又让我困惑和不安。老教师们的课,教法陈旧,依然字词句篇地讲解,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听得恹恹。这样的课,自己“贩”来再教给学生,有偷懒之感,脸红心跳。自己教的不满意,没底气,又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我初为人师,靠的是热情和严格要求,时间长了,学生怎么能不厌倦?

三、寻梦?撑一支竹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当初踏上教学之路,源于我心中的一个梦想,随着教学的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认识的浅薄,教法的陈旧。苦恼和不安一起困扰着我,我不知自己下一步朝哪里努力,怎么补救提高。别人上班时间懒懒散散,下班时间喝酒打牌侃大山,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我有的是上课兢兢业业的勤奋,夜夜伏案的劳苦,我隐约知道,这是一种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途径,作为一个青年,没有较强的能力便做不出什么大事业,更妄论自己的梦想了。但现

实却又让我感觉自己困守在一块荒岛上,孤立无援。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图书室一角,在一本陈旧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一篇文章——确切地说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吸引了我,作者是我高中时的万老师。其实他只是给我们代过一节课,但就是那节课,让我记忆犹新,让我耳目一新,佩服之至。他讲的是《六国论》。那天,他那瘦小身材,深度眼镜,倒没怎么引起我们重视,出口一讲却把我们“镇”住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本倒扣在讲桌上,他一边背诵一边讲解,间或让我们思考回答,我们哪里听过这样的课,教我们的老师,要么照本宣科地念,要么只让我们背诵。所以,尽管只给我们上了一节课,但我对那节课印象特别深刻。现在,读着这样的老师写的文章,感到格外亲切。这是一篇教学感悟,万老师谈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处理方法,诸如,学习新课怎样导入效果更佳,课文分析从何处切入,阅读、写作怎样有机结合等等,方法灵活,见解新颖。读这样的文章,心情愉悦,犹如风行水上,让我全身沸腾,我感觉眼前的迷雾正渐渐退去,一轮红日似乎正冉冉升起。我赶紧致信万老师,谈了我的从教感受、困惑,寻求指点帮助。万老师在回信中给我指出了一条路:“读书,专业非专业书都要读,厚积而薄发。”并殷切希望“我们师生共勉,在教学上闯出一条小径”。万老师的指点,犹如夜行时的一盏明灯,指明了我

前行的路。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书!读书!读书!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清楚地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博览群书固然好,但眼下时间精力不允许,先急功近利,和教学相关的书优先考虑,专业方面的放在第一位。学校图书室有的,我尽量借来,一边读,一边做阅读卡片;没有的,我自己订阅。记得有一次,当我在当地邮局开出一长串书名时,秀气的服务员还以为我是学校图书管理员呢,弄明白了之后,她由衷地惊叹。当时我的月工资是每月160元,我借钱一次性购书就达四五百元,为了还账,我省吃俭用半年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梦想有一天,我将课堂变成战场,运筹帷幄时,我儒雅如周郎,“羽扇纶巾”,纵横捭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应对复杂局面时,我机变赛诸葛,临情挥洒,舌战群儒,空城之上,饮酒抚琴;剖解疑难问题时,我梦想自己神勇冠翼德,“百万军中

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为了实现梦想,我必须充电。

这些年来,我除了购置各种工具书外,仅就教育教学类订阅的就有:《山东教育科研》《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天地》《语文世界》《当代教育科学》《中学语文》《语文月刊》《语文学习》《名作欣赏》《教书育人》《语文教学通讯》等等不下十几种,每次搬家,众人相助,唯有我的书谢绝帮助,都有我自己亲自整理摆放。二十年来,住房换了一处又一处,家具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书,逐年增多,以至于书架放不下了,干脆摆放在客厅、卧室,我坐卧书城,安享其乐。妻有时候生气地说:“你干脆和书过一辈子吧。”是的,

此生爱上了书,就要一生一世守护着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书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益匪浅,《素质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山东教育科研》)让我明晓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王富仁的《谈谈<祝福>》(《中学语文教学》),使我对《祝福》主题有了新的认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姓名有讲究》(《语文月刊》)告诉我解读名家作品的一个途径;《<屈原列传>注释商榷》(《语文月刊》)让我意识到使用教材还要注意辨明瑕疵;《语文知识》让我披沙拣金,艺海拾贝;《语文教师的涵养》和《让全体学生乐学,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世界》)让我意识到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套中人>》(《中学语文》),拓宽了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与“生成”的再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则让我对课堂教学的把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高中阅读教学是重复解剖还是系统训练与海量刺激》(《高中语文教与学》)启发我寻找阅读教学的新方法;《什么是作文“新概念”》(《语文学习》)更新了我的作文教学理念;《启发式作文批改法简介》(《中学语文教学》)让我的作文批改方法不再单一;《美妙瞬间的生发与没啥可写》及《作文久练无长进的主要障碍在哪里》(《作文成功之路》)两文及时回答并解决了我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构筑学习型社会》(《当代教育科学》)让我树立起“教到老,学到老”的信念。“三老”(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教育思想,让我犹如拨云见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让我理解了目标教学的核心。

四、三D教学——给梦想插上翅膀。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各种教育理论甚嚣尘上,各种教学模式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其实,无论教学方式怎么改革,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课堂调控能力。读书学习让我有了底气,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探索和表达(discover、develop、describe),因

三者首写字母都有一个D,我简称为“三D”教学。

(一)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

这里的发现当然不是指科学发现的内涵,而是如布鲁纳认为的“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所有相对个人而言,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知识、方法、经验、思想等,只要是新颖的、有价值的,

均可以称为发现。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1、“花枝草蔓眼中开”,发现教材中的瑕疵。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通过大量的读书学习,我发现现行教材中还有不少瑕疵有待指正,因而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一定要有一点自己的见解,要敢于质疑,勇于“挑

刺”。

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结发共枕席,黄泉共为友”两句诗下课本注解:“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如男子20岁,女子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出于对“结发”一词含义的验证,我先后查了《汉语大词典》、《辞源》和《中文大词典》,最后得出结论:教材注解欠准确,它是古时一种结婚

仪式,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劝学》作为古文名篇,借助资料,发现了一些瑕疵,在教学中我一一做了指明。其一,文中有些论述不尽符合科学道理。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是不符合现代气象学对风雨成因的解释的。其二,“蟹六跪而二螯”显然是“八跪”之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更不符合实情。

《短歌行》“对酒当歌”原来教材注:“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也是对着的意思。”细琢磨发现此解似是而非,应译为:“一

边喝着酒,一边听着歌。”

2、“一枝一叶总关情”,发现教材中的妙处。

挑刺不是教学的目的,对于教材中的“美点”,我教育学生,

要学会浸淫品味。

《阿房宫》中有一组排比句: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

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学而不思则罔”,这组句子,第一次教学时,只当做一般的排比句处理了,第二次教学时,结合手头资料,经过细研慢析,发现了它的妙处。作者运用排比反映秦王朝广置宫室、劳民伤财的本质,是借助本体和喻体两组意象巧妙搭配来表现的。请看本体:柱-椽-钉头-瓦缝-栏、槛-管弦,对应的喻体是:农夫-工女-粟粒-帛缕-城郭-言语。本体意象象征了工程的浩大和秦王朝的穷奢极欲,喻体的运用更具匠心,“农夫”“工女”是农业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柱,“粟粒”“帛缕”是物质资料的代表,极具象征意义,换为其他的本体、喻体就表达的不够充分。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从林黛玉的角度展开叙述,记述林黛玉的行踪,展示她的心理世界,通过她的眼睛来透视贾府的环境和人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反复品读小说,我们发现了

作者的匠心所在。

首先,贾府建筑美轮美奂,陈设繁复,人物众多,作者从全知全觉的角度叙述,一则应对不便,二则减少了神秘感,降低了小说的艺术效果;而选用林黛玉视角就方便的多,作为贾府客人,对贾府充满好奇感,让她引导读者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了解贾府,现场感极强;同时,林黛玉的学识修养,完全担当得起向

导的重任。

《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

已亭亭如盖矣。”

探讨发现,语淡情深,表达上有多重妙处:树在人亡,婉转言悲;“吾妻手植”,悲因情深;死之年植,悲忆尤深;“亭亭”妻、

树,悲中有赞;树在情留,悲中有慰。

3、“道是无晴却有晴”,发现教材处理的妙法。

在教学中,我逐渐树立大文章观念,组织单元教学时,有的按同一主题归类,有的按同类题材剪辑,有时也别出心裁,作比较阅

读。

具体处理一篇文章时,我发现了不同的切入方法:有的开门见山,缘本逐末,如《荷塘月色》,我抓住题眼“不平静”来探讨;有的中间开花,所谓“中间”指描写最精彩处,或题旨最凸显出等,抓住关键,提纲挈领,不及其余,如《祝福》,抓住最后一次祭祖活动,上下左右来分析;有的倒嚼甘蔗,找“最甜处”下口,如学习《项链》时,我抓住结尾是假的,回扣前文,寻找伏笔,探求人

物命运。

(二)探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发现离不开探究,探究是发现的延伸。

教学绝不应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也应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所谓探究(develop)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思考、探索,包括对

疑点的探索,对重难点的探索,对未知点的探索等。

教学活动多是重复性劳动,教书的生活是平淡、枯燥的,但蕴

含着探究意味的教学活动,却时时充满着新意和挑战。

1、探究细节处,在寻常处发现不寻常。

看下面几个例子:

(1)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2)“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她讪

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

(3)冬天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

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4)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

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5)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例(1)中的划线句式是一个变式句,为什么水生嫂要这样说?联系语境,探究一下,学生不难悟出,这是为了突出问话中的“怎么了”,表达水生嫂想知道丈夫“笑得不像平常”原因的急切心情。

例(2)两处划线句是常式句,例(3)则是变式句,同样的人,同样的事,语序为什么发生变化了呢?比较探索,我们会得出答案。

例(2)是先称呼,后制止;例(3)是先制止,后称呼,语气更强烈,声音更大,表现四婶生怕祥林嫂沾了祭品、祭物。用四叔的话说“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变式句的运用,很好地强化了祥

林嫂的生存环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例(4)、(5)划线句子回答同一个问题,措辞上为什么会有变化?细读文段稍加探究不难发现,黛玉措辞的改变和贾母回答姊妹们读什么的措辞有关。听了贾母的话,心性敏感的黛玉自知失言,在回答宝玉问话时做了更正,这一变化反映了黛玉初来贾府时“步

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再看《荷花淀》里夫妻对话细节描写的句子: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

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探究赏析语言妙处。

“震动”说明丈夫到大部队上去在她心里激起了很大波澜,事出意外,一时不舍、担忧、留恋让她分了心,手指被划破了,手指

的震动是内心震动的外化。

“吮”,意识到自己走神,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掩饰失态,稳定情绪,表现白洋淀妇女温柔、明理、坚强的个性特点。

2、探究疑难,加深理解。

《失街亭》的质疑。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后,又调兵遣将,传统观点认为这是诸葛亮行事谨慎周密的表现。是否是这样呢?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这是一种误读。首先诸葛亮对马谡纸上谈兵有所了解,立军令状说明对他不放心,疑人仍用;其次,后来一系列部署实质是对前面人为失误做的补救。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人”非“神”,

有时也会情令智昏,用人不察,周而不密,重末轻本。

学习《荆轲刺秦王》,为荆轲果敢无畏赞叹的同时,也深为其不幸结局惋惜。陶渊明有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咏荆轲》),将荆轲刺秦失败原因归结为他的剑术不精上,果真如此吗?这点燃

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细细梳理文本,我们发现远非如此。首先,荆轲刺秦目的不是要刺死秦王,“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用太子丹的话说,劫持是“上愿”,刺死是下策。作为侠士,荆轲既然答应为太子丹办这件事,就要追求最好的效果,虽然后来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侠士的道德准则不允许他退而求其次,简单地刺死秦王了事;其次,太子丹急躁多疑,为此行失败埋下祸根。“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太子的话伤害了荆轲的自尊,玷污了荆轲的人格。本来荆轲迟滞是等待助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最后,在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荆轲奋然前行,有大义凛然的慷慨,更有难言的失落和无奈。因而,荆轲剑术问题不是刺秦失败的根本原因。经过这一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

3、探究教材资源向写作的迁移。

现在的课堂教学,常常是阅读和写作两张皮,其实,教材选用

的很多范文隐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案例。

例如,“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要写出事件的波澜,《鸿门宴》就是一篇极好的范文。故事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悬念乍解又

生,意外险象迭出,扣人心弦。

学写场面描写,刻画人物,《荆轲刺秦王》是很好的例子。“易水送别”场景:众人的“白衣冠”送行,荆轲的诀别,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人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场面壮烈,人物形神具现。再如,荆轲刺秦王时,场面更是惊险刺激,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侍医掷药囊,左右提醒,最后,荆轲“身披八创”,以致倒下“箕距以骂”。描写上,有动作,有表

情,有高呼,有怒骂,群态毕现,惊心动魄。

描写个性化语言的可学习的文章很多。《鸿门宴》里,项伯夜访张良,实告危情。刘邦对张良,“为之奈何?”“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词谦意切;待面陈项羽,“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谦卑中有谋略,举重如轻。又如,樊哙闯帐,语言中透着彪悍豪爽,机智果敢。再如《荷花淀》里,几个女人商量寻夫,对话描写,只闻其声,便知性情:或率直,或扭捏,或沉稳。《林黛玉进贾府》对王熙凤语言

的描写,更是成功的摹本。

在平淡中发掘新意,在“旧闻”中写出新闻,可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来奥斯维辛参观的人,了解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纳粹罪行,好像再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发现了与这里肃穆气氛不协调的东西:“阳光明媚”“碧绿的草地”“孩子们的嬉笑”。透露出作者的敏锐和焦虑——对纳粹罪行的淡忘。给人以警示作

用,这是从“旧闻”中挖掘出来的新闻。

(三)表达——曲终收拨当心画。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深知,读书是吸收,在发现、探索的同

时,更要注重输出——表达,表达是发现和探究的终结者。

所谓表达(describe)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或对自己发现探究的成果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述。表达有口头和书面之

分,其中,书面表达——学生作文是我教学的重点。

早在踏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就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借阅《演讲与口才》,锻炼口头表达能

力,研习书法,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尝试。

对于写作,我自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写作是我的最大爱好,从小学起,习作就常常被当做范文,写作积累起的自信,也让我时常向报刊杂志投稿。在大学里,尽管时光短暂,但我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写作练习,遍试各种文体的写作。周末、节假日,我都用来进行构思、修改文章。大学里恋爱风行,我则与此无缘,一门心思埋头伏案。校报是我发表文章的主阵地;

征文比赛,是我大显身手的舞台。

大学第一年,影评大赛,我的征文就获得过泰安市一等奖,并

被收录进影评文集里。此后,结合工作,二十年来笔耕不辍。

近年来,除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散文、小说外,我更注重教育教学上的思考和探索,发表的论文涉及课堂设计、教材处理、作文评价,学校管理,教师读书与修养等,刊物涉及《家庭教育》《语文报》《当代教育科学》《语文月刊》《教书育人》《班主任之友》《中学生导报》《山东教育》等。对于社会热点问题,我也积极做出一己之见。2009年,素质教育回归,我的《一个班主任老师的手记》在《当代教育科学》上发表,引发热议;2011年,针对独生子女教育引发很多学校管理问题,我的《惩戒教育,学校教学

的保障》在《教书育人》上发表,共鸣声一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自己带头写作,既给学生做了表率,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又有更强的针对性,多了切身体验和方法指导,少了些盲目和空谈。我深知,作文不是一些文字的简单组合,也不是一些技法的拼凑,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文章是思想的外衣,真正的作家就是一位思想家。我明白,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辨力,充实学生的思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本”;具体写法的指点,各种形式的变换,这为“末”。在作文教学中,不放弃“末”,重在抓“本”,“本”是活水源头,是金字塔的底座。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从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入手,把教材变为“引例”,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打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写作中时时回扣教材,将写作置于可调控中;作文结束,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修改,这样,又将作文的构思、立意进一步深化,亦即写作者对自己的思

想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深化。

教学发现,很多人将写作当做负担。其实,作文就是规范的“说话”。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灌输快乐因子,让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我心。《论语》上说,“发奋忘食,乐以忘优”,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叙事性文章训练时,甚至把作文当作一种游戏,将现代

小说的一些游戏规则引入学生的写作实践,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具体做法。

1、互文性写作。

“互文性”是结构主义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文本而存在。从创作上看,表现为对文本的改写。如乔伊斯《尤利西斯》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改写。这种改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别有用心地对文本创造性颠覆,当然也允许 “戏说”,如电视剧《白蛇传》、《乾隆皇帝》是编者对原著或传说故事的自主性改写。了解此,我让学生看作家潘军对《项羽本纪》改写的作品《重瞳》,自己改写《鸿门宴》,将《项链》改写成话剧,将《雷雨》改写成小说等等。当然,这些改写未必都成功,但这样做,至少激

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学生无米下锅的问题。

2、“元小说”写作。

所谓“元小说”就是具有双重话语的小说。亦即在元小说中并存着叙事性和批评性话语。在一篇小说中,叙述者不仅虚构、编织故事,而且还站在故事外对故事本身进行审视评价,告诉读者故事的处理策略。如洪峰《瀚海》中,“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中人。借此,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既当叙事人,又充当评论者,

双重身份,充满乐趣。

3、蒙太奇写法。

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和绘画中的拼贴技法,将文本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然后再按自己的意图重新组合。如将《荷花淀》中有关荷花箭的描写嫁接在《荷塘月色》里,看发生什么效果。这

样拼接,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其欣赏能力。

4、变换视角写作。

视角即叙事者的角度,这是有谁来讲述故事的问题。视角可分为全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小说《红高粱》运用不同的视角给人带来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借鉴这一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改写《林黛玉进贾府》,用全视角来写一片段;印发讲义,以刘姥姥的视角改写《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以马蒂尔德的视角改写《项链》,效果

都很好。

5、悬念式续写

就是在有的课文后面再续接一个结尾,或者在给出的一段话后面续接上合乎情理的文字。如让学生给《项链》续接结尾,知道真相后马蒂尔德会怎样?给《警察和赞美诗》续接索比最后怎样了,给《我的叔叔于勒》《孔已己》续接于勒、孔已己最后会有什么结局。也可以给一段话续接,如“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他悄悄地走

出了家门……”让学生续接。

总之,采取种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起了学生写作的

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写作乃至于创作的欲望。

五、星星点灯,照亮前程。

歌手郑智化唱道:

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

曾经在满天的星光下做梦的少年,

……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

“沉舟侧畔千帆过”,读书学习,犹如点亮一盏明灯,让我从迷茫中找到自我,找到我精神的支点,找到我梦想奋斗的方向,在

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表达发现,“直挂云帆济沧海”。

1994年全国四项基本功大赛,我的教学设计和下水作文分别获得两个单项一等奖。1995年,主持的作文“一整识、三评改、五步骤”作文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获得好评,并在全市中学推广。从1997年到1999年,全国几届“圣陶杯”作文大赛,我指导的学生多人次获得全国二、三等奖。这期间,我的八部教辅教材相继出版。2011年我主持的课题研究《高中语文课前针对性训练》获得市一等奖,并在很多学校推广。2012年,喜迎十八大,“十年发展,点滴印记”全国网络征文大赛,我过关斩将,获得文字类二等奖。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五年,我指导高三教学,连续二十多人高考语文成绩突破120分,刷新我校记录,多人被中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中文系录取。我自己也多次获得地市优秀教师和教育科研先进

个人的称号。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工作二十年,可分两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为第一个十年;接下来到现在,是第二个十年。我把第一个十年形象比作“漂泊期”,不仅指工作单位多次变动,更指我心灵一直在漂泊起伏,尽管坚定了教书育人的生活,但渴望进一步到高校深造的想法,让我在考研的路上也拼了一把,眼见一些同学考研或升迁,心内常常一阵迷乱。2001年我调入新泰二中,激烈的竞争环境,严谨的教研氛围,让我跨过教学的高原期,很快投入到新环境中。接下来我在备课组长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我引领年轻的教师走向成熟,成为学校或地市教学骨干;十年里,我影响和指导教师们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多人次获得省市征文大奖,有些文章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十年里,我所带领的备课组语文成绩屡获好评,为学生的高考成绩增加了权重;十年里,我把更多外出讲课比赛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甘做铺路石,给年轻人更广阔的舞台,甚至,连小小的备课组长之“衔”也让出去;十年里,不少年轻教师走向了领导岗位,虽然短时间里,我也有过片刻的苦恼和失衡,但一直从事着教学工作的我,已经在内心深处找到了我的驿站,我的归宿,心灵不再漂泊。教学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事业,我平凡,但不甘平庸。学生是我的禾苗,如何茁壮成长是我关注的焦点;学生也是我的士兵,如何指挥才能在冲锋陷阵中取得辉煌胜利,是我关怀的终极目标,也是我的梦想。于漪老师是我的楷模,李镇西更是我效仿的对象,星星点灯,光虽微小,但仍给人希望;草根老师,不能“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但可尽一己之力,建不成大厦,铸就根基也可;用梦想,点燃梦想,

照亮前程。基于此,淡泊名利,远离是是非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常以此自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常以此自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常以此

自励。

(2013年参评中宣部组织的“我的中国梦”,获优秀奖)

 

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

——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感

 

摘 要:李镇西老师教学风格固然体现在自身的素质过硬上,更体现在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支配教学行为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上,表现为尊重学生,尊重生命,课堂教学达到“举重若轻,行

云流水”的境界。

关键词:追寻;终极目的;李镇西;教学境界

它们完全不像通常看到的“好课”那样,显示着设计的匠心,看得出刻意的雕琢。……这样的课,实在说不上什么“法”、什么“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潇洒。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

象无形”的境界。

说这段话的是著名的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评论的是李镇西的

课。

“听课要听李镇西”,语文界曾有这样的说法。可惜我无缘面识尊颜聆听圣音,一本《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伴我走过七年,也算

神交已久,弥补了一点遗憾。

有人说,李镇西讲课不拘定格、挥洒自如,听他讲课你可以完全放开自己的思想,感受到他课堂的魅力,想学习时却不知从何学起,有很多学习者讲课时套用李老师的讲课教案,也远达不到他的教学效果,更有甚者,有人因学不来李镇西的讲课艺术而过度焦虑,

竟至精神分裂发了疯,因为“李镇西的课是李镇西的”。

诚然,李镇西老师能够博采众家所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教学风格体现在自身的素质过硬上。一是知识渊博,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储备。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多次引用《共产党宣言》回答学生的提问,让人简直怀疑他能把《共产党宣言》都背下来。二是备课详细。三是应变能力强,善于捕捉时机相机诱导,让学生生疑处自主解疑。四是有非常深厚的朗诵功力。五是有非常深厚的写作功力。他写了很多书,《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散文随笔选》《怦然

心动——李镇西文化散文选》等,足见其文字功力。
于是,很多学习者,以为围绕这几个方面或更多方面模仿学习

就够了。

其实不然,还是钱梦龙老师说得好:“学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根本,学习支配他的教学行为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而不是徒袭皮毛、仅求形似的仿效或移植。”他又说:“镇西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此:‘人’不仅在他的‘目’中,而且进入了他的

‘心’里;……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利益’。”

目中有“人”,心中有“人”,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

展!

这是李镇西教学艺术的根本,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升学?是找个好工作?是更好地生存?这些似乎都有道理也都有问题。其实教育的终极目的,一言以蔽之:成人。教育的根本就是教化学做人的目的。从李镇西讲课实录来看,不能说完全达到了这个目标,但他奔着这个目标远远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带着这个根本,再来看李镇西的课,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正是因为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他的课堂上才会时时有学生的“生命在场”。 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哪里?老师认为应该是学生的心灵,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阅读教学,他总是激励学生去谈自己阅读文本后的第一感受,从不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学生的头脑里心灵里,几乎每篇课文的教学他都要求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教师循循善诱,尊重学生的原始感受和个性化体验,学生老师一起默契配合,渐行渐远。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只有让学生的“生命在场”,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生也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对生命的尊重还体现在,他能想尽各种办法引导学生去提各类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质疑课本质疑老师,绝不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真理面前敢

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健康才会阳光。

《祝福》授课后他写有这样一段反思:“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

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这就是李镇西,一个在课堂上不漠视学生生命存在的老师,既能尊重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又能把握好自己“平等中的首

席”地位的作用,做经师更做学生的导师。

正是因为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他的课堂教学才会有“举重若

轻,行云流水”的境界。

举重若轻,指的是教师的内在功底以及对教材的处理艺术,即依靠自身的文化储备和教学经验,深入浅出、驾轻就熟地引导学生

“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有所悟,有所得。

观察李老师的课堂实录,从来都是老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最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师生共同解决的,所有的疑问就在行

云流水般的对话中轻松解决!

教学小说《孔乙己》时,李老师及时捕捉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鲁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并作为一个“牛鼻子问题”,引领学生分析、解剖,把握人物形象并感受特定的社会

环境。

“礼教杀人”无疑是小说《祝福》的主题。教学时,他没让学生抽象地接受这个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同学间的研讨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人甚至是善良人无意中

杀人的工具。过去有,今天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

《边城》(节选)的教学更是别具一格,李老师没有就文本讲文本,而是用两节课时间,讲解《边城》原著和沈从文先生,以激

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

诗歌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李老师善于抓关键——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通过让不同学生的朗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进而领略伟人情怀。他还善于抓住时机,引领学生渐入佳境。一学生说:“我感到毛泽东很会写景!……而且写得很有层次……”

老师即刻感到这是一个切入写景分析的好时机。

穆旦的《赞美》是首很难讲的现代诗,李老师特意用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做伴奏,自己饱含感情地诵读,在激越雄壮的钢琴曲中,学生们听懂了长诗的内涵,理解了诗的主旨,一遍诵读胜

过十遍讲解。

……

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李老师在《民主与教育》中论述课堂师生关系的三种境界之第三境界“共享式”……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边品尝,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读李老师的课堂实录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刻意的雕琢,师生在同一条溪流中顺流而下,戏水玩耍,欣赏美景,从容不迫,旁观者也不由自主,沉

浸其中不能自拔。这就是老师的独特魅力。

正是因为追寻教育的终极目的,心系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不为这“式”那“式”束缚,不为上课而上课。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敢将一堂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学习《祝福》原定三课时结束,可是学生发言此起彼伏,他坚决维护学生的话语

权,硬是由三课时延长为四课时。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共收录了李老师17篇课堂实录,每篇课后都有一则反思,实录和反思相映成辉,既有实践上的引领,又有理论上的提升。实录和反思,娓娓道来,如与老友交心。于我,镇西老师可谓良师益友,相伴七年,我获益匪浅,如果说镇西老师超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我学到手的仅是一枝半叶,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枝半叶,也给我平时的授课及大小的比赛课增添了光彩。我深知,与其徒袭皮毛,不如学其神髓,追寻教育的根本,把学生置于心中目中,更体现在行动中。

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李镇西,也当如是。

(2013年夏参评山东省“齐鲁读书计划”获优秀奖)

 

王安石写过《石钟山记》吗?

 

2011年第10期《人民文学》204-208页上刊载一篇署名“阿莹”的散文《扒火车与钟山寺》,看似一篇文章,其实是两篇毫无联系的文章的组合——《扒火车》《钟山寺》。在《钟山寺》这篇文章里,作者开篇就说:“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记》,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看到这里让人惊讶,因为学过人教版语文课本的高中生都知道,苏轼写过一篇《石钟山记》。至于王安石写没写过,本人见识肤浅不敢妄下结论,上网一查,更糊涂了,《延安文学》2012年第2期,《美文(上半月)》2012年第7期上均刊有作者“阿莹”的《钟山寺记》(只多了一“记”字),是转载还是一稿多投,姑且不论,这么多刊物的编审竟没一个看出并纠正过来叫人觉得不可思议,也更让我不敢轻

易下结论了。

王安石一生著述颇多,仅散文论,现存八百多篇,遍览其散文目录,游记里找不到记石钟山的,倒是有一堪与此媲美的名篇《游

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是一篇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考察性游记。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风水声如钟——的探究,说明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在《钟山寺记》里作者说:“这座石钟山坐落在子长县安定镇的秀延河边上……虽说是仅仅只有百十米高的山丘,却形如扣地的

大钟。”

由此可见,由丘形如钟,作者自然联想起并拿来作比的就应是

苏轼的这篇《石钟山记》。

其实,苏轼写《石钟山记》多少还与王安石有关。

《石钟山记》不是单纯记石钟山之行的游记,它还具有一定的考察报告性质。苏轼是带着石钟山“独以钟名,何哉”的疑问去游山观水的。他经过实地考查,最后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议论。这一议论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它是认识论范畴内的一个基本命题,所以很有思想价值。苏轼的思想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这和他的政治遭遇、生活处境是有关系的。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变法,苏轼因意见不合,于熙宁四年乞补外任,先后通判杭州,又知密州、徐州。苏轼并非一味反对新法,在执行新法过程中发现它确有便民之处,又加以肯定,经过目见耳闻,了解到了新法的得失。可以说《石钟山记》中所说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议论是有着作者个人切身的体会的。“乌台诗案”从皇帝到群臣的逮捕、审询、贬谪苏轼的做法,不就是不顾事实的“臆断”吗?所以说《石钟山记》中主张凡事要“目见耳闻”,不可

“臆断其有无”,还是以作者的实际政治遭遇为思想根据的。

再看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鄱阳)湖的叫上钟山,北边一座临(长)江的叫下钟山。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因交通便利,波光山

色,风景幽美,历来为旅游胜地。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借送长子苏迈赴任德兴县尉之便,游览考察了石钟山。

再看王安石与《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安徽含山县东北,海拔204米,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风景秀美的褒禅山,由前洞“夷以近,则至者众”,后洞“险以远,则至者少”情况,记游感慨:“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作家“阿莹”及相关编审将《石钟山

记》的作者弄错了。

(2014年1月发表于《说文解字》)

 

 

运用平衡原理管理班级

 

自从班级授课模式产生以来,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首席导师,在组织和管理班级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那么运用什么方法做好班

级管理呢?

笔者以为,平衡原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作为一种经典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平衡原理已被科学论证,

能够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平衡原理呢?

平衡是空间各部分的重量感在互相调节下所形成的静止现象。它的原理就是使支点两端的力或重量相等,即平衡,平衡原理是使

造型导致稳定和平静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平衡现象。例如,塞翁失马,并非是祸;

英才早慧却被天妒等。

管理班级可以这样运用平衡原理。

1、利用平衡原理的思想教育学生。

首先,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得”与“失”,“取”与“舍”。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常常让人眼花缭乱,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确实很吸引人,但作为学生必须有分辨有选择,懂得取舍,“取”有利健康成长之“利”,“舍”影响学习因素之“弊”。有所得,就必

有所失,鱼和熊掌常不可兼得,选择需要权衡轻重、利弊。

其次,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成绩。

一份辛苦一份收获,优异的成绩往往是艰苦努力换来的,“没

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从而鼓励学生,求学上进,勇于付出。

再次,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差生”。

国外谚语:“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对于学困生也一样,他们并非天生愚笨,只是由于负面积累,导致成绩较差,但其他方面往往很棒,教育学生不要歧视他们,应多给与帮助,共同进步。

2、班委人员男女生比例注重平衡。

班委成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选人得当,能减轻班主任负担并能协助搞好班级工作。在选配人员时,如果认为男生做事果断一律选用男生,在工作中,有时就很尴尬被动,如女生方面的一些工作,男生干部就不方便介入。相反,注重平衡,注重成员性别搭配,

就容易开展、搞好工作。

3、学习小组成员分配上,做到平衡搭配。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如何科学分配成员,大有学问。一般都能照顾到组员的成绩,却忽略了性别比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事实证明,异性组合的

小组学习质量常常高于性别单一的小组。

4、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热情,打破平衡,在

不平衡中求得新的平衡。

有时候同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差别很大,个别人总是名列前茅,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久而久之,似乎成为惯例,不利于全体进步。打破僵局的最好方式,就是鼓励学生,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学习信心,打破个别人一统天下的局面,让人

人都有可能,都有机会冲锋在前,从而激发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5、注意平衡的评价艺术。

对优生肯定其学习态度、成绩,也应指出隐含的不足;对学困

生,肯定其亮点,更要指明努力的方向。

总之,管理班级运用平衡原理,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促

进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2014年3月发表于《泰安日报教学园地》)

 

语文教学激趣十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兴趣的作用。宋代程颐也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也就是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效率就不可能高。可以说,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有了兴趣,就能产生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望。因此,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

益和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趣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十法,并就教于方家: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代讲究“师生如父子”“严师出高徒”,诚然不错,但未必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加,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越来越希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由平等对话取代单边灌输,由探讨研究取代简单定论,这就要求教师及时

进行角色定位,增强服务意识。

首先,提倡教师微笑进课堂。表情是自己给别人的第一个信号,诚然,现实生活中,教师有太多的诉求和不如意,但在课堂上,教师就应忘记一切不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微笑示人。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师的微笑如炎炎夏季的甘霖,带给学生一个清凉的世界;如严寒冬日的春风,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教师微笑教学,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微笑教学,会无形中拉

近和学生的距离,增进学生的亲近感。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平等对待教室里每一个成员,让听你课的学生体验到轻松愉快,感到是一种精神享受,课堂气氛自然良好,学习气

氛自然浓厚。

二、在教学中运用好激励艺术。 

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运用激励艺术,善于发挥正面强化作用。教师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这对学生一般发展,提高其素质是很有必要的。要经常激励学生发言,质疑问难。激励学生,教师要抱着一颗爱心,不吝啬赞美之词;不要轻易批评他的错处,更不能讽刺挖苦。因为这样会使他情绪低落,不自觉地放弃进取或产生逆反心理以致犯更多的错误。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地说:“答得好,说明你认真听了,肯动脑筋”,“你能运用以前的知识加以说明既全面又深刻”,对于后进生,在指出差错的同时注意从其它学习方法或主观努力上找原因,“并不是你不会,是你精力不集中”,“再考虑考虑,你能答对”,“勇敢一点你能行”等等。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面强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体验,在成功的基础上走向成功。

三、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必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方式有多种,可以板书,可以口头明确,也可以提前打印在讲义上,总之,不单教师自己,也要让学生每节课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反思省查达标情况,避免教学

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在教学韩愈的《师说》时,我把目标定为:

【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诵读课文。2、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

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借助注解,能疏通课文。

【第二课时】(德育目标)1.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

的观点.

2.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培养学

生虚心求教的美德,及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明确了每节课的目标,学生学习起来就有动力,就能够积极主

动。

四、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使一堂语文课妙趣横生,教师的导语设计显得举足轻重。因为,它可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新颖别致的开场牵引学生“曲径通幽”,“渐入佳境”,顺利走进课堂,领略课文的

精彩。

例如,《荷花淀》的导语:

在现代文坛上,小说出现了三大流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派”,以欧阳山为代表的“岭南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荷花淀派”的突出特色是语言简洁鲜明,朴素细腻,自然隽永,具有诗的意境、散文的自如。在艺术上,师承了鲁迅小说,把白描的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今天我们学习“荷花淀派”的

代表作《荷花淀》。(板书)

《赤壁之战》导语: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首杜牧诗读罢,引出一段故事:公元二0八年,赤壁上空战云密布,剑拔弩张。鲁肃北上探虚实,孔明南渡说孙权,孙权研案定大计,曹操败走华容道……究竟东风是否给了周郎方便,且看司马光的《赤壁之战》。”(板书)

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授课来吸引学生。

有句俗语:“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

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粘住”学生。

例如,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我就仿

照“感动中国颁奖词法”介绍作者:

“他,才华横溢,诗歌文闻名遐迩;他,少年及第,志在兼济天下;他,性格率真,为人正直豁达。因为有才,他深受皇帝器重;因为敢于革新,他遭到贬谪;因为讥讽权贵,他二次被贬;因为豁达,他能在被贬谪的二十三年里,淡然处之,并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

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学生一听就知道了他是谁,并且对刘禹锡有了更多更深的了

解,而不再觉得他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

当然,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那种“有故事的作者”。

六、用设疑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有思维才有兴趣。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学生天然好奇心的艺术,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教师通过设置精妙的问题,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和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高效学习的目的。设疑贵在精妙科学,角

度新颖,能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

如在教《孔乙己》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据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鲁迅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

形象的?深入理解课文就能得到解答。

同样是教授《孔乙己》,另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一上课便开门见

山地问:

“孔乙己是谁的名字?大家试说说。”大多数学生面对老师的这种曲问有些回不过神:“什么?孔乙己就是孔乙己的名字呗!”一下子便陷入了沉思。接着一些同学似乎清醒过来说:“孔乙己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绰号。”就在这时老师满意地点头说:“是啊!可见

孔乙己的命运。”

这里,曲问为老师讲授课文、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七、引入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中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争强好胜,有很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做游戏,辩论等,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 , 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让他们在

快乐中学习。

如:学习《祝福》,让学生辩论下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学生一听,可来劲了,查找资料了解故事背景,耙梳课文查找依据,提炼观点。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也逐步解决了。

八、引入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

中学生正处在花季年龄,艺术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各种艺术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语文又是一门工具课,是各种艺术的母体,语文课文很多涉及到了艺术,语文与其他艺术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习古诗时让学生为古诗配画,学生不但能深入理解诗意,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编演课本剧,能综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享受、得到快乐、学好语

文。

例如,在学习《琵琶行》这一首诗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听琵琶曲的录音。在如泣如诉的的琵琶声中,学生逐渐体会琵琶女的情感,感受作者对音乐描摹的精准,不知不觉就加深了对长诗的理解。学习《蒙娜丽莎的魅力》一文时,给学生展示人物图片,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美,学会鉴赏美。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

高了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得到了很好地美育教育。

九、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人机互动的新天地,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可欣赏画面展示出来,使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感知和理解融为一体,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的空间和环境。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能

激起学生的极大的欣赏兴趣,唤醒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例如,教学《赤壁之战》和《鸿门宴》时,展示许多相应的图片、电影镜头视频;教学《都江堰》时,播放关于岷江的风光片,

视听结合,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展课外活动,尽量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经常搞一些课外阅读、朗诵、讲故事比赛等等。课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语文教学的气氛。它能迅速将各种新的信息传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

面,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讲授《史记》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时,提前让学生课外搜集相关人物的故事,看谁课上讲述得好,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课文,继而落实字词句篇的教学。这样课内外学习结合,既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了教材的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德国文学家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说的是兴趣的作用和重要性。因此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推进学生

学好语文课的动力。

(2014年10月发表于《山东教育》,发表时做了删改,题目改为《课堂教学激趣五法》)

 

晁错为什么被“斩东市”?

 

《史记袁盎与晁错列传》里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这里的“斩”是“腰斩”的意思。这句话语焉不详,鲁人版《史记选读》摘选《晁错》一文,也没具体解释,这样就给人留下了很多

疑问:晁错为什么穿着朝衣(官服)被腰斩于东市呢?

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宋杰教授的研究,秦汉官府通常在民众云集的市衢处决罪犯,此类公开实施的死刑称为“显诛”,或曰“显戮”。 汉代死刑主要是腰斩和弃市(斩首)两种,在市场上当

众执行。①

先了解下古代的市。长安出现东西对称的两市制度始于西汉。当时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贵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宫的北阙一带,称作“北阙甲第”,居民区分布在城北。著名的“长安九市”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由横门大街相隔,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东市是商贾云集之地,

西市则密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

东市中有块高地,是历来解决犯人的地方。有汉以来,这个方寸之地不知上演了多少“昨日玉堂高马显赫一方,今朝人头两段无

人收葬”的悲喜剧。

不过,只有犯大逆不道等重罪的公卿宗室才会绑赴闹市处斩,如魏其侯窦婴被劾矫先帝诏,“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②丞相刘屈祝诅主上,“有诏载屈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③其执行过程分为三个互相衔接的司法程序:其一,宣布罪状和判决,表示犯人被杀是罪有应得,亦为警戒世人。当局在行刑前宣读判决文书,称为“读鞫(鞠)”。“汉时读鞫已乃论之者,鞫谓劾囚之要辞。行刑之时,读已乃论其罪也。”④其二,公开行刑。其三,暴尸示众。罪犯处死后要在市场、通衢陈尸或枭首。⑤晁错被腰斩于东市,显然是犯了大逆不道的重罪。

但是,既然犯了重罪被拉上刑场,一般应该穿上囚服,晁错为什么还穿着朝服呢?鲁人版《史记选读》教材在注解“衣朝衣”时以括弧注解为“当时晁错正守父丧”。这个解释显得不伦不类,守丧和穿官服受刑有什么关系?而且更让人误解,以为让他穿上官服就死

得很体面了,享受了“特殊待遇”。

正常情况,错父新丧,晁错理应在家料理丧事或者守丧,但从因果关系上看,七国造反,是晁错削藩招致的,景帝是不会让晁错在家安心守丧的,《汉书袁盎与晁错传》的记载还原了当时的情况,当袁盎觐见献计诛杀晁错时,“上方与错调兵食”,“ 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表明晁错当时并未在家守丧,而是正在朝廷上和皇上议事;另外,丁忧制是“从东汉以后开始被严格地贯彻执行的”,“在儒家不遗余力的倡导和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行下,原本自发的为亲人居丧守孝的非普遍性行为作为一种规范被写进了礼典和法典。”⑥“汉,在武帝以前,则以道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汉景帝的亲娘窦太后,更是一个极其尊崇道家学说的人,以至于‘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所以,汉景帝母子君臣,大约都是‘黄老门徒’。” ⑦错父丧后十余日,七国之乱,

国势颓危,晁错是不可能在家守丧的。

那么怎样理解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呢?

其实,只要细读《史记》和《汉书》的相关篇章,就不难发现,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在《史记吴王刘濞列传》里说得就比较清楚,“后十余日,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东市。错衣朝衣斩东市”。《汉书袁盎与晁错传》说得更露骨“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绐:欺骗。载:乘车。行市:巡行市中。衣朝衣:穿着官服。由注解看出,处决晁错并没走司法程序——先逮捕归案,经过审判,再定罪量刑。晁错在临刑前并不知情,“错殊不知“,被中尉陈嘉欺骗穿着官服,到东

市巡行,结果被杀。

按常规,朝廷赐死贵族大臣往往是先颁布诏书谴责犯人的罪行,然后再执行处决,即所谓“谴而行其诛”⑧。可以肯定,晁错之死,没有经过审判,也没有给他辩护的机会。这实在可以说是“草菅人命”,而这个被“草菅”了的晁错却不是小人物。他是西汉初年景帝朝的大臣,官居御史大夫,地位是很高的。易中天分析说,一个高官不经审判甚至还身着朝服时就被处死,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事情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程度;二是对手痛恨此人已经到了不顾

一切的地步。现在看来,晁错的死,两种情况都存在。⑨

先说事情的紧迫。

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景帝即位,对老师晁错,几乎言听计从。晁错主张“削藩”,就是削减藩国的辖地。藩王们有实权,有自己的领土、政府、军队和财政收入,俨然“独立王国”。 比如,吴王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富甲一方,势可敌国。长此以往,势必尾大不掉,成为中央政权的心腹大患。这就要钳制,要削弱其势力。那些“藩国”,是西汉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国。它们的君主,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汉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岂能甘心被削!所以,削藩令一下,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组成七

国联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浩浩荡荡杀向京师。

七国兴乱,朝野震惊,舆论哗然。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汉景帝方寸大乱,心急如焚。晁错是政论家而非政治家,书生意气,主张削藩虽早,考虑却不周全,提不出什么解救方案。事到临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竟想出了两个馊主意:杀袁盎——做过吴相,受过贿赂——最后被属下劝阻;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把安全留给自己,危险留给皇上——显然背离人臣职分。袁盎趁机进言:只要杀了晁错,退还削去的领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乱。情急之下,没更好的办法,景帝也就只好丢卒保车,拿晁错祭旗,以

消除七国作乱的口实了。

其实晁错被杀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对方,被削的藩主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要求诛杀晁错;景帝方寸大乱,竟也天真地相信杀了晁错就可平乱;二是来自内部阵营的力量,晁错

“世人皆曰可杀”。

来自敌对方的反对容易理解,晁错削藩,触及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当然反对了,他们越反对,就越说明晁错对汉的忠心。而来自同一阵营的就不同了,一片反对,甚至“世人皆曰可杀”,那

就说明晁错自身有问题了。

那么晁错自身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得人心?

公平地说,晁错是一个有学问、有才华、有思想的人,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就和朝廷大臣的关系不好,进入政府中枢以后关系更加恶劣。景帝即位,被任命为“内史”,自然春风得意,也认为有了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便不断向景帝提出各种建议,景帝也言听计从。结果是“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⑩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朝廷大臣对这个靠能言善辩、夸夸其谈,青云直上的家伙原本就心怀不满,现在见他今天改革,明天变法,把原来的秩序搅得一塌糊涂,弄得上下不得安宁,更恨透了他。加之,他不善结交忠介之臣,反而把他们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成为新的敌人。晁错“凿庙垣” ○11,申屠嘉以此“奏请诛错”○12,反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一病不起,吐血而死。晁错更加恃宠骄人。申屠嘉,司马迁称他“刚毅守节”,他“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在朝廷享有崇高威望,申屠嘉憎恶晁错,就等于一大批正人君子都憎恶晁错。晁错得罪了申屠嘉,就等于得罪了一大批好人。不但申屠嘉,就连建言诛杀晁错的袁盎也并非小人,在朝在野都享有崇高的威望,是个侠肝义胆的人。其他反对晁错的人也一样。比如和丞相陶青、中尉陈嘉联名上书要杀晁错的廷尉张区,就是“忠厚长者”,《史记》和《汉书》都说他“爱人”,这样一个

人也主张杀晁错,可见,晁错多么不得人心。

除了“道不同,不相与谋”外,晁错性格是一重要原因。《史记》、《汉书》都说晁错为人“峭直刻深”。峭,就是严厉;直,就是刚直;刻,就是苛刻;深,就是心狠。不难想象,这样的性格很难与人相处,在朝廷内外是孤家寡人,平时靠着景帝这棵大树,遮

风避雨。景帝一时松动,被贬杀就是早晚的事了。

应该说,晁错对大汉是忠心耿耿,又执著的。这一点,由错父规劝不成饮鸩自杀他仍然信念不改可以看出。易中天说,政治家需要审时度势,见机行事,该坚持时坚持,该妥协时妥协,坚持而不

失灵活,妥协而不失原则。晁错显然缺乏这种品质。○13

藩国过于强大,必定威胁中央,对于这一点,许多人都有共识,并不只有晁错能高瞻远瞩。武帝以前,以道家思想为国家意识形态,治国理念是“清静无为”,追求的是“垂衣裳而天下治”,讲究“治大国若烹小鲜”,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文帝时,袁盎就曾建言逐步削藩,但并未像晁错一样把削藩当作基本国策。现在晁错急躁冒进,引火烧身,惹下大祸,触犯了藩王,也触犯了朝廷众怒。面对强敌,晁错应对无策,竟让皇上御驾亲征,不但让皇上对他失去了信心,而且对他的忠心也产生了怀疑。因而当袁盎提出“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14时,“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15“ 乃拜盎为太常,密装治行”。○16此时景帝弃错、杀错之心已有,就等属下臣子一个堂皇的奏章了,所以,当丞相青翟(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区)联名劾奏错“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17时,景帝自然顺水推

舟“可”。

苏轼说:“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18假设,在危机时,晁错能担当大任,率兵迎敌,借此削藩,不累及君王社

稷安危,一定会成为君王倚重的人。

可叹晁错,短暂一生,急功近利,专政擅权,自以为是;有雄心壮志,无智勇谋略,只知一往无前,不知运筹帷幄,最终落个被

腰斩的下场。

注解:

①《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隐诛”》。

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汉书刘屈传》。

④《周礼注疏秋官司寇,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年版。

⑤《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隐诛”》。

⑥《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管官:孝与古代丁忧制度》。

⑦、⑨、○13易中天《晁错之死》。

⑧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

年版。

⑩○11○12《史记袁盎与晁错列传》。

○14○15○16○17《汉书袁盎与晁错传》。

○18苏轼《晁错论》。

1

新泰二中网页:****                   教科室邮箱:xtez****@163.com

编辑:赵奎
上一篇:专刊25
下一篇:专刊23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版权所有

公安网备37098202000009
联系地址: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
鲁ICP备17019987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